(作者:郑州外国语中学裴梓涵)
“年将近,忆往昔,盼今朝,年的温度,是熟悉而又崭新的吧。”适宜的温度让我不想起床,在温暖的被窝里翻了个身,猛地看到枕头上陈旧的绣花,便想到了小时候的年。进入腊月就开始盼望了,一天一天掰着手指头过。那渴盼被炸到油锅里,被火舌舔成了香脆丸子;被揉进面里,被热气蒸成包子。“还有几天啦?”我帮母亲掀蒸笼上的包子,把它们掉个个。“快啦!快啦!”母亲笑眯眯的看着我说道。新衣服也是要一件一件地叠好,大到毛衣棉裤,小到发夹袜子,里里外外都是新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充满仪式感地迈入新年。之后便是帮衬着在门前挂上两个红灯笼,金穗顺着光垂下来,让门神都带上了喜色。今年的春节有所不同——没有远足,没有聚餐。透过窗子望去,尽管没有了鞭炮声声、红屑满天,然而街道两旁不知何时已挂上了各色的彩灯:黄色的烂漫,紫色的夺目,粉色的温馨,红色的喜庆……夜里亮起一盏又一盏明灯,汇成一条又一条庆贺的长河。我心一动,拂去角落里毛笔上的尘埃,试着像爷爷那样挥动毛笔——他的一撇一捺间是海晏河清,是万里山河,是家家户户小而平凡的祈愿。在红宣纸上落字,是“众盼天公重抖擞,迎来春色满神州”两句,心里漾着一种无以言说的满足与感动。是啊,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有多少人,志愿留在岗位上,穿上防护服戴起口罩护目镜,化作白衣天使,守候一个个素不相识的人,他们不想家吗?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但是他们的国之念,民之念,大于家之念,人之念。他们身躯散发出的温度,丝丝缕缕,暖人心田。国之爱,是暖融融的!这个年,是到的过渡,但它不乏温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足以让人守望相助,共担风雨,穿越厚重的黑云,驶向胜利的彼岸。分针终于指向了表盘上那个大大的“12”,在黑暗中,新年的钟声敲响,回荡在这无际的世界里,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奏响着这不凡的一年动人的乐章,让人感受着挥之不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