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浪乞讨人员三冬暖春不寒

白癜风吃什么食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10/5990760.html

本文转自:民政微语

入冬以来,为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在民政部的指导下,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在行动中,各地民政部门主动协调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加强应急值守,确保救助热线24小时畅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发挥环卫工人、公交出租司机和爱心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广泛收集求助线索;深入易流浪走失人员家中探访,加强源头治理,让他们回得去、留得住。

一场零下30摄氏度的排查慰问

“这次出发又得好几天,外面天冷,你多穿点,注意身体、注意保暖、注意疫情防护、注意安全。”前几天,在“寒冬送温暖”排查慰问行动开始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高飞的妻子如是叮嘱。

其实,常年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让高飞对冬季的严寒早有预期。高飞深知,这次救助巡查,时间紧,任务重,面临严寒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双重挑战。

在呼伦贝尔,一直流传着“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这几天,也是呼伦贝尔最寒冷的时候。夜间零下三十几摄氏度,白天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如果在林区,温度将更低。“用东北话讲,这天儿嘎嘎冷。”高飞说。

呼伦贝尔市的根河市向南公里,便是此次排查慰问行动的目的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和扎兰屯市。“选择这三个地方,主要是三地均属于农区,人口较多,开展排查慰问的效果较好。”高飞告诉记者,通过排查慰问重点走访经常流浪在外和极易流浪走失人员,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外出流浪乞讨的主要原因,并帮其解决困难和问题。

为了组织好这次排查慰问行动,呼伦贝尔市民政局提前准备了一个多月,进行了重点摸排。一方面,制订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桌面演练,发现不足的地方及时更正、改进,组织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7名工作人员参与;另一方面,根据往常的经验,准备了大量的米面油、棉衣棉裤等物资。

走进扎兰屯市正阳街道红旗社区陈立华(化名)家,屋里干净整洁,几盆绿植欣欣向荣。父亲孟繁铎介绍说,陈立华刚出生一个多月就被遗弃,他看到后就将其抱回家中,打开包裹孩子的小被子,仅仅发现了一张写着孩子出生时间和姓氏的纸条。不幸的是,将陈立华抚养到6个月的时候发现孩子总抽搐,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患有脑瘫,智力二级残疾。民政部门将陈立华纳入特困人员,由正阳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包联照顾。

“陈立华前不久走失过一次。”孟繁铎说,那是在年11月25日,陈立华外出后一直联系不上。母亲拨打呼伦贝尔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的“孩子患有严重智力残疾,走失时身穿白色秋衣秋裤,天气寒冷需要及时找到。”

孟繁铎回忆说,当时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近20摄氏度,陈立华随时有被冻伤的可能。呼伦贝尔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当即协调工作人员分3组进行找寻。经过近2个小时的全面寻找,终于在农贸市场里找到了陈立华,将其带回家中。

高飞和孟繁铎聊了没多久,陈立华从外面回了家,把鞋子规规整整地放在鞋架上。“这孩子到现在还经常穿着衣服大小便,帮他清洗脏衣服特别麻烦。为了省事,就给他穿纸尿裤,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看着27岁的“大孩子”,孟繁铎苦笑着说。

这一情况,引起了高飞的思考。“一片尿不湿没多少钱,谁都能负担得起。可长年累月用尿不湿,花费不少。”高飞觉得,慰问返家的流浪人员,不能仅限于送常规的米面粮油,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物资,让救助更加有效,通过合力帮扶,从源头上减少流浪行为。

这是一场行程近公里的排查慰问,工作人员着力在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街面巡查、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发力。“下一步,我们将从源头上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不仅做到应救尽救,更要建立长效机制,将救助管理机构的临时救助措施与常态化社会救助制度相衔接。”高飞希望,努力开创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工作新局面,让更多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不再反复流浪。(记者赵晓明)

从知冷暖到送温暖

在江苏省扬州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79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