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立冬是阳历11月7日,农历的九月二十二日。不觉得已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了,也是进入了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的含义是冬天来了,气温有时下降到0℃以下。
按照气候学的规定,当天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10℃或10℃以下的日期,便为冬季的开始。按照这样的规定,黄河流域各地常年冬季开始的日期:山东北部、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及山西、陕西、甘肃等北部为10月中、下旬,有些地方会到11月初,秦岭以南在11月中下旬不等。关中平原和河南中部冬季的开始日期,基本上和立冬节气相吻合。
按照日平均气温10℃和10℃以下的天数来计算,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北各地常年冬季的日期是:陕北、晋北、豫北和鲁北天,将近全年的一半;铜川、晋城、三门峡和菏泽天;西安、渭南、郑州和枣庄天;商州、平顶山、徐州和连云港天;汉中、驻马店和宿州天;安康、十堰、阜阳和盐城天。陕西省南北距离长,相差两个来月。
通常,我国各地是以阳历的12月初为冬季的开始日期,以阳历的12月到次年的2月份,这三个月为冬季。
立冬节气吃什么?我国地域宽广,南北方的生活习俗不一样。北方人喜欢吃饺子,而大多数人喜欢吃猪肉、大葱馅的饺子。陕西人有句俗语:“吃饺子喝酒,越吃越有”。一是猪肉补充营养,二是大葱可预防感冒。虽然说猪肉价格暴涨,但立冬节气还要来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防止冬季冻伤耳朵。
按农历来说,以农历的十月初一为冬季的开始,农历的十、冬(十一月)、腊(十二月)三个月为冬季。故有农历的“十月一”给先辈故人“送棉衣”的祭祀风俗。陕西关中地区人们叫“送寒衣”,在农历十月一日这一天,妇女提前买来烧纸,用剪刀剪成棉袄和棉裤的样子,中间用棉花填起来,天色黑尽的时候,用木盘端着,一家人到家门前双膝跪下,然后点燃棉裤和棉裤。以示到了立冬节气,进入冬季后天气会越来越冷了,在世的人都晓得添加过冬衣服了,而在阴间的先辈们也应该添加棉衣了。至于能不能为先辈们过冬取暖,这也是活着的人一种孝敬之心。
立冬,人们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也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期。应本着少年重养,中年人重调理,老年人对身体以重保为原则。
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北各地,常年立冬节气(阳历11月上旬)的平均气温:陕北、晋西北和鲁北约3~6℃,关中、郑州地区约6~9℃,汉中、商洛、宿州等约9~10℃,安康、十堰、盐城等地区约11~12℃。按气候学的规定,算是进入冬季了。
到了立冬节气,即阳历的11月上中旬,上述各地的冬小麦开始分蘖,关中、三门峡等地直播的油菜苗和陕南、十堰等地区移栽的油菜苗继续生长扎根。各地应做好冬小麦及油菜苗的农田管理工作,进行查苗补苗、中耕、追肥、培土,促进幼苗生长发育,达到苗齐、苗全、苗壮,以备越冬。
立了冬,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做好一切越冬准备工作。农谚说:“立了冬、把地耕,能把地里养分增”、“立了冬,翻地冻虫虫。”对闲地、预留地进行耕翻、深翻;整修渠道、边沟以备冬灌;构建温室(床)以备冬季育苗;备足精料,青草料,加固整修畜禽圈舍以备畜禽越冬;利用秋天的秸秆、枯叶、杂草、畜禽粪搞好积肥、沤肥,多积攒有机农家肥料。
如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请留言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