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零点后守住沈阳的大门就守住了胜利

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沈阳站西出站口每天都要迎接上万名旅客,这里白天有“高铁”、“动车”旅客,凌晨还有“普快”旅客,堪称沈阳的“西大门”。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沈阳警方在各条出站口的地下通道内,均设置了执勤查控专班。在沈阳站出站通道西出口,拥有丰富处置突发情况经验的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巡特警大队驻守在这里,负责对来自全国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开展查控。

3月24日夜里,记者实地探访疫情下沈阳站西出口“查控专班”,体验查控干警的整夜执勤工作。

守住沈阳“西大门”临时专班已成立天

在“查控专班”岗亭的墙上显示,这个“临时”的岗位已经设立天。

夜班的交换时间是晚上8点钟,于泳滨却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了执勤点位,换好了防护服等全套装备。记者在现场看到,快50岁的老民警于泳滨防护服下依然穿着标准的警服,里面还套着羽绒马甲和棉裤。他告诉记者,这条出站通道里,虽然不分昼夜都是灯火通明,但却“春夏”之分明显,“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

虽然已经是阳春三月,但通道里尤其到了晚上,如果不穿厚一点,到了后半夜那就是冰冷刺骨。

随后,其他组员也相继提前到达,早早就做好了交接班的准备。于泳滨介绍,这一组共有13人,包括一名队长共有3名民警和10名辅警,执勤时间从晚上8时到第二天早上8时。

13人分为两组,每组1名民警5名辅警。两组人一组在出站闸口,一组在岗亭内,“民警负责维持秩序,辅警负责查验每一名出站旅客的身份信息。”

“跟平时不同,现在沈阳正在全力抗击疫情。因此查验工作要比平时严格许多。”于泳滨说,除了比对身份证、行程码、健康码之外,“到达旅客必须出示48小时的核酸报告,并且要接受仔细盘问从哪来,干啥去。”

“绝不能轻易放过每一个来自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于泳滨说,沈阳全员核酸筛查,已经设立多个封控、管控区域,“我们这是沈阳的大门,如果出现哪怕一个小疏漏,全城的努力就白费了。”

13名巡特警队员筑起疫情防控“防火墙”

你见过平日午夜后的沈阳站吗?不论春夏秋冬是否灯火通明,一片繁忙?你见过疫情期间的沈阳站吗?虽然依旧灯火通明,却没有了人流如织。

由于疫情期间出行旅客大量减少,并且许多列车在沈阳站取消了停靠,因此到达旅客也少了很多。

虽然人少了,但是核查却更加严格。13名巡特警队员,筑成了沈阳疫情防控的一道“防火墙”。

晚上8时,查控专班准时换班。记者看到,于泳滨和5名辅警站到了隔离线位置,其他7人都在岗亭内各就各位,每个人都变得严肃起来。

正好一列火车到站,旅客鱼贯而出,朝着查控专班走了过来。辅警邢天宇拿起扩音喇叭提醒,“请提前准备好车票、身份证、大数据行程码。”

在隔离线进行初步检查之后,旅客还会被要求到隔壁的岗亭进一步核查。

“手机号多少?看一眼行程码?48小时核酸报告请出示一下。”辅警金鑫在岗亭内,仔细检查每一名到达旅客的各种信息,“你是从北京来的?要去哪里?跟社区报备了没有?”

经过严格核查、询问,没有问题的旅客会被放行,“如果存疑,会进行闭环转运隔离等措施。”

晚10时20分许,一名男旅客被发现核酸报告已经超过48小时。于泳滨立即安排两名辅警带着这位乘客去通道东出口附近的核酸采样点位重新进行核酸检测。

记者在现场粗略统计,从晚上8点到12点钟,到站的7、8趟列车,在通道西出口出站旅客大概有人左右。

不惧风险闭环转运境外回国人员

除了坚守沈阳的“大门”,核查到达旅客的身份、行程信息外,专班民警们还要负责防疫闭环转运事宜,别看只有十几米的转运距离,由于时间紧张,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从地下通道到二楼的进站口,民警们需要跑步前进。

“第三方转运任务,请给予配合。”晚上临近12时许,沈阳站工作人员送来一名转运旅客。初步了解,这名49岁的旅客是境外回国人员,已经在山东济南隔离酒店进行了隔离,之后乘坐火车到达沈阳站,下一步要回本溪老家。

“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其从通道送到西广场上,本溪来的转运车。”这项工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男辅警刘戈和佟春泽完成。

“因为转运旅客是没有传防护服的,我们必须小心。”为了防止意外风险,接到任务后两名辅警立即检查了身上的全部防护装备,然后一路小跑与站内工作人员对接。

接到旅客后确认身份,两名辅警带着转运旅客出站。看着载上旅客的转运车离开,两名辅警松了一口气。

而这时,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两名辅警的防护面罩上已经上了一层哈气。回到执勤点位,其他队员马上为两人进行了喷杀消毒。

男警发扬风格“上半夜”班都让给女警

午夜零点,是查控专班的换班时间。于泳滨和同组的5名辅警下岗,换上了同班的另外一组。

轮换时间是2个小时,轮休的几人可以到二楼的一间休息室。记者看到,休息室内只有两张行军床,和一张桌子。防护服不能穿进休息室。去休息之前,几人提前将防护服脱下。防护服的外面虽然干爽,但里面已经湿透,于泳滨的警服上已经被汗水湿了一大片。

地下通道环境潮湿阴冷,即便穿得再厚也难以抵挡。在13名队员中有3名女辅警,为此男警们发扬风格,将女警的执勤时间全部安排在上半夜。

女辅警黄雪晴在休息室泡了一碗方便面,却并没有马上吃,而是当做“暖手宝”捧在手心。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黄雪晴乐观地表示:“这里条件是很艰苦,但是我们心中有‘一团火’,我们把守沈阳‘西大门’的‘门岗’,必须克服困难、坚守岗位。”

此时困意袭来,记者已经眼皮打架了,已经工作4个小时的几名干警更是如此。但床位有限,于泳滨将床让给了别人,自己坐在椅子上休息。还有其他队员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于泳滨整夜没有合眼,休息时除了在椅子上坐会,他还几次在休息室外走步,这是他防止打瞌睡的办法,“我颈椎病比较严重,不能久坐。这样走一走就不困了。”

遇到旅客不理解执勤人员心里委屈却耐心解释

凌晨5时许,一辆列车到达,一部分旅客从出站口向通道西侧涌来。由于西广场空旷,当列车到达时,同时出站的旅客比较多。有时查控人员说话声音较大而自己并未发觉。

这时有两位年龄50多岁的女旅客一起出站,经过查验专班的时候其中一人出示了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而另一人没有出示就跟着人流往外走。执勤辅警及时发现,赶紧叫住两人。

“你喊这么大声干什么?什么态度啊!”这时,其中一名女旅客嫌弃执勤人员态度不好,反而言语激烈,要求执勤人员道歉。此时,周围还有出站旅客围观。

“要是你觉得我喊你声音大了,我向你道歉。要是你认为我态度不好,我们有执法记录仪,可以回访。但是无论如何,请你配合核查,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担心人员聚集,执勤辅警虽然心里委屈,但还是压制了情绪,与对方进行了解释。

最后,女子配合核查,出示了核酸报告,经过核查后被放行。

带班队长李沃水告诉记者,大部分旅客对专班的工作都很支持,但也有极少数旅客不理解,认为耽误了自己的行程。之前就有一位女性旅客从外地返回沈阳,对专班人员态度并不友善,还推搡了一名女警,最后被铁路公安派出所处以拘留五日的处罚。

“守住沈阳大门就守住了胜利”

3月25日上午8时,于泳滨和其他同事们结束了12个小时的执勤任务。交接完工作,换下防护服撤离了现场。

按照“4班2运转”的工作机制,于泳滨这一组13个人将在家休息一天后,再次走上白班的工作岗位。

疫情严峻之下,沈阳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为保护自己,保卫城市做着努力,哪一环都不能松懈。于泳滨说,“我们守住沈阳的西大门,就守住了胜利。”

辽沈晚报记者吕洋/文吴章杰/摄

编辑:孙玮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9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