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张佳欣
今天出门的你即使裹了围巾戴了手套是不是也被冻到裂开?
今天早晨,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年首个寒潮预警,全国多地出现大幅降温。一时间,#全国冻哭预警#、#首个寒潮蓝色预警#、#北京或挑战21世纪最低气温记录#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速冻”模式开启。
据统计,年以来北京最低气温为-17℃,如果此次寒潮过程北京气温低于-17℃,将打破21世纪以来气温最低纪录!
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天气会这!么!冷!寒潮哪里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日最新报道,由英国的布里斯托尔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有助于揭示北极上空目前正在上演的一场戏剧性气象事件之后,我们可能会遇到“冻感十足”的天气的原因。这项研究发表于近日的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上。
据研究,天气预报模型曾预测,今年1月5日,也就是昨日,平流层突然变暖(SSW)事件会发生。
平流层是距地球表面约10-50公里的大气层。SSW事件是最极端的大气现象之一,可以看到极地平流层温度在几天内上升高达50摄氏度。这样的事件会带来非常寒冷的天气,往往会导致暴风雪天气。
平流层中的扰动可以向下传播,如果这种扰动持续到地球表面,急流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整个欧洲和北亚地区出现异常寒冷的天气。这种扰动信号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到达地表,又或者可能只在几天之内。
平流层。图源:视觉中国
还记得年那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吗?北极漩涡经俄罗斯“侵入”欧洲,导致欧美多地低温暴雪,带来交通受阻、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西方甚至还诞生了一个关于天气的新词:来自东方的野兽(theBeastfromtheEast)。“东方野兽”用实际鲜明地提醒我们,SSW会带来什么。
这项研究分析了过去60年中观测到的40次SSW事件。研究中,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从平流层开始向下到地面全面搜寻SSW信号,从而跟踪了平流层突然爆发对地面的影响。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理查德霍尔士表示,未来一两周内,极端寒冷和潜在降雪的可能性会增加。“虽然不一定会发生极端寒冷的天气事件,但大约三分之二的SSW对地表天气有重大影响。”
此外,霍尔士表示,今天的SSW可能是最危险的一种。一个平流层极地涡旋就已经很恐怖了,但它还分裂成了两个较小的涡旋。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分裂往往与西北欧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寒冷天气有关。
极地漩涡裂开了,我们也冻得“裂开”
了。而且,极地漩涡,这四个字,看着就冷啊!
1月5日,河北石家庄市民全副“捂”装出行。中新社记者翟羽佳摄
布里斯托大学高级讲师威廉萨维尔博士说:“我们的研究首次量化了SSW事件后出现极端地表天气的可能性。这些概率差异很大,但重要的是,在平流层极地漩涡一分为二之后,影响似乎更快、更强,
“这些极地涡旋分裂而带来的极端寒冷天气提醒人们,我们的天气可能会突然反转。即使气候变化使我们的地球变暖,这些事件仍然会发生,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适应更极端的温度范围。”布里斯托尔大学大气科学副教授、该研究的合著者丹恩米切尔表示。
尽管取得了这一进展,但研究人员表示,关于导致这些戏剧性事件的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地面,仍然存在许多疑惑,因此对于未来的研究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重要领域。”
研究归研究,秋裤得穿够。这几天不是你妈觉得你冷,而是真的冷啊!
最后
劝君穿着棉裤走
寒潮来袭不会抖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冻=????到=???裂=????开!其实,科学家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