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80年代,我曾在辽宁铁岭的铁法矿区服役。当时,东北地区主要种植高粱和玉米,因此东北人的主食也以高粱和玉米为主。他们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大米和面粉,而部队也一样,平时的主食是高粱和大米煮在一起的“二米饭”,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能吃到纯正的大米和面粉。然而,在部队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群可以享受到大米和面粉,那就是生病的士兵们。根据部队的规定,一旦士兵生病,领导就会通知厨房为他们准备特别的“病号饭”,并由厨房长亲自将病号饭送到他们手中,以表示对战友的关怀。
也有一些心思多的士兵,为了能吃到大米和面粉,会假装生病。早上,他们会用被子蒙住头脑不起床,班长来问他们是否生病,他们就抱怨头疼。然后班长会向排长汇报说小张或小王感冒了,排长再向指导员报告,指导员习惯性地拿着笔记本来到生病士兵床前,友善地询问他们是否思念家乡。士兵们回答说不是思念家乡,只是头疼而已。指导员摸了摸士兵们的额头,说他们有点发烧,然后通知厨房为他们准备病号饭。
在我们部队,有两种经常吃的病号饭,一种是大米稀粥,另一种是刀削面。大米稀粥是用大米煮成的白粥,配上一点萝卜和咸菜;而刀削面则是厨师们用油锅煮熟再加入刀切面条烹饪而成。一般情况下,如果病号是来自南方的士兵,厨房会直接准备大米稀粥;如果是来自华北或西北的士兵,厨房会询问他们想吃稀粥还是面条,大多数北方士兵会选择吃刀削面。
在我刚到部队的第一个冬天,由于没有习惯穿棉裤,只穿了绒裤,结果被东北的严寒冻得膝盖疼痛,走路成了问题。于是指导员通知厨房为我准备了病号饭。其实,对我来说,正常的饮食并没有问题,只是膝盖疼痛,所以整天都带着烦恼的表情。指导员以为我想吃病号饭,就通知厨房准备了大米稀粥。然而,我一点都不想吃病号饭,指导员问我是否想吃面条,我回答说不想。指导员又问我是否思念家乡,我回答说不是,只是膝盖疼痛而已。当指导员得知我并没有穿棉裤时,才意识到自己被冻伤了,敦促我赶紧穿上棉裤。穿上棉裤休息了一个多星期后,我的膝盖疼痛也好转了。
其实,就事实而言,对于病号饭,我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在那个长身体的年龄阶段,除非真的得了病,否则吃碗米粥或面条并不能真正解决饥饿的问题。然而,在部队中,为了表达领导对士兵们的关怀,他们必须通知厨房准备病号饭。在那个艰苦时代的部队里,大米稀粥和刀削面片成了对待病号的唯一关怀方式。多年过去了,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当今的部队伙食一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是不知道现在的部队还是否存在着类似的病号饭。
总体来说,病号饭可能只是过去中国部队关心战士健康的一种方式,不过也凸显了当时的时间背景和资源状况。现今中国部队的发展,已经朝着现代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在营养搭配和品质上有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