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花消失的民间手艺

文/乡土(原创文章,谢绝转载,侵权必究)“一根树,十八桠,又打磙来又翻杈,又结莜面又结瓜。”这个流传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谜语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忘却,而纺花二字,对于如今很多的年轻人来讲,恐怕显得更为陌生。

从古至今,我国就流传着纺织棉花的传统,在旧社会缺衣少食的年代里,纺花,作为一项繁重而漫长的工作,成为家家户户必做的事情之一,晚饭过后,几户人家凑到一起,围着微弱的煤油灯开始了漫长的纺花,这样成为了“男耕女织”的真实体现,几乎家家户户的女人都要学纺花,由此,也显现出了当时的年代里,女性的伟大,一般来讲,家里老小穿衣、铺盖所用的布料全靠手工纺织。

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纺花这项劳动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使得人们能够从繁重的劳作中得以解脱出来。

但是,还是会有不少人回忆起那个年代,想起母亲做的纯棉的棉袄、棉裤,尤其是穿在身上时候的柔软与暖和、舒适。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