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抱着孩子流浪街头,大热天还穿棉袄,拒绝接受帮助
流浪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走过街头时,常常会看见一些行乞者,捧着铁碗,跪在路边,他们一般衣衫褴褛,身上会散发出多天没有进行清洁的臭味,让人想避嫌。而在最近,这样一种状态,在一对母女身上,持续了几个月。
炎炎夏日孩子却棉袄加身
这件事情发生在上海的街头,一位市民像往常一样去公交站等待,正要坐公共座椅时,发现一对穿着破烂的母女,颇为惊讶。
当她们被发现时,小孩已经被热得不行,因为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母亲怀里的小朋友,竟然裹着大棉袄,厚厚的棉裤缠在她的腿上。这位市民将面前的场景拍上了社交网站,一下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据悉,这位母亲是黑龙江人,疫情前从黑龙江出发,路过许多城市,与孩子一路漂泊,最后抵达上海。后来疫情又爆发,这期间她们就在城市的死角生存,用身上不多的零钱购买食物,随处就睡,带着孩子没有去处。
上海救助站人员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情况,在几个月前就派人去接这对母女,一开始这位母亲还能交流,说自己是黑龙江那边过来的,孩子两岁多。聊是能聊两句。
但就在救助站志愿人员提出接她们去站点时,这位女士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询问原因,也闭上嘴巴一言不发,志愿者只好掉转回站。站点人员猜测这位母亲可能有难言之隐,也可能早有去处,过几天就会有家人接走。
坚决拒绝帮助原因究竟为何
一个月,又是一个月,冬天转到了夏天,这对母女坐在公交候车点的照片被发上网站,成为议论的焦点。图片中显示,这位母亲年龄不大,至多二十七八,披发看起来很久都没有梳理过了,上衣穿着黑色的羽绒服,下身是一件薄裙。
她怀里的孩子全身都被羽绒服包裹着,孩子小小的脑袋上,散着油油的短发,脸上没有生机,只是红红的闷。
曾在现场目睹此景的网友说,他试图想跟这位女士交流的时候,回应的只有固执地摇头,脸上没有求助的意愿。
很快,救助站的志愿者又来到了这对母女身边,这已经是若干次发生过的场景了,救助站人员也很无奈,想要耐心与这位母亲沟通,但总是无果,坚决拒绝对自己和孩子的帮助。
网友们在评论区做起了假设,有说这位母亲其实是“精神病患者”的,表示自己对那个孩子的强烈担心,甚至说“要是我在场,就算她打我我也要把孩子的羽绒服脱了。”
这个想法确实是感同身受了,当时上海正值中午,穿短袖都嫌多余的天气,孩子还包着羽绒服,真是让人无法理解。还有一些网友认为,在疫情期间这样到处游走,造成了城市的卫生安全风险,应该予以严肃的处置。
这件事情仍在处理中,究竟孩子母亲有什么样的难言之隐,才把自己的骨肉带出家乡,流浪外地,露宿街头。但不管怎么说,即使真的有她自己的理由,于情于理,造成的情况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与惊吓,这实在是不妥当的。
接受救助,是为了保护自己,给自己和孩子一个暂时休息的地方,也是为了他人的健康安全,避免疫情的扩散,也是不应该拒绝的。
同时也希望这对母女的家人看到网络信息后,尽快来接回她们,不要让这么小的孩子被迫流浪,让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