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时的东莞工厂厂妹,清纯,朴实,漂亮!
那时候,很多农村出来的厂妹,初中毕业以后就来到东莞工厂,成为了一名流水线员工,她们没学历,没技术,从最底层干起,任劳任怨,勤劳,善良,细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即便是遭到上司的责骂与欺凌,也忍气吞声,坚守岗位,目的就是想多赚点钱,为了农村的家里摆脱贫穷的面貌,为了父母少下地劳动,为了弟弟妹妹上学的学费,更多的却是为了自己在这座城市里扎根,而不再回老家。
她们平时省钱俭用,基本都是厂房,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很少出去旅游,甚至回家的次数,只有少数是一年一次,大多数两三年一次。舍不得买新服,一季度换一次衣服就是非常奢侈了。也很少化妆,化妆品更是少得可怜,多数情况下都是素面朝天,只是约会和会见朋友时,简单的抹一点粉而已。娱乐场所也很少涉猎,酒吧,KTV,在没谈恋爱之前从不敢进去,就是工厂外面的餐厅也不过偶尔跟朋友光顾过几次。
那时候,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有两三姐妹都出外打工的话,那么过了三五年以后,她们家里条件基本算是村里面的首富了,也是村里面最先建起三层楼房的家庭,父母走出去也忒有面子,在内地还是土布土衣,棉衣棉裤的年代,他们穿着从广东寄回来的化纤维材料制成的皮衣皮裤,皮鞋波鞋,大衣外套,格外鲜艳,这些,在一些偏僻县城商店里都没有售卖的服装,更是让他们赚足了面子。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个朋友,当时正在上高中,他姐姐给他从广东寄来了一双白色的波鞋,收到波鞋的那天,当他穿在脚上时,便引来了全班同学的围观,有的用手去摸,有的提出来跟他换着穿,甚至有人提出来花钱买下来,这些同学里面一半人数是来自县城里面的机关单位家庭,在当地也属于不差钱阶层。直到他将这双鞋穿了两三个月后,还发生了一起盗窃事件,被隔壁班的同学在晚上睡觉期间盗走,最后在宿管的帮助下才找回来。还有一件衣服,在他穿了一年之后,被一个同学因为要去外地考试,硬是花钱买下了!
这说明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内地与珠三角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