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黎昭
数九隆冬,天寒地冻,“花棉袄”对于不少70、80后来讲,一定是妈妈的亲手缝制的,冬天最温暖的,最值得炫耀的礼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羽绒服是想都不敢想的。几十年过去了,在潼南区梓潼街道八角庙农贸市场的一处空地,只要天气晴朗常常会看到有一位老婆婆坐在那里卖着精美的手工童鞋和婴幼儿棉袄棉裤。勾起不少人的回忆。
老人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摆摊卖自己做的鞋,很多顾客都以为她是为生活所迫,赚钱补贴家用。其实不然,据老人介绍,自己名叫王承素,今年76岁,老家在武隆,年轻的时候跟随工作的丈夫来到潼南定居。
王婆婆生育了三个子女,现在大女儿在武隆上班,两个儿子留在潼南工作。现在,王婆婆跟着小儿子一家人生活,每个月都有多元的养老金,日子过得殷实而安定。用老人的话说,现在是“不愁吃、不愁穿、不缺钱花”,摆摊的原因就是“闲不住,打发时间”。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手上一手好活,边和记者聊天,手上一点没歇着,针脚扎实整齐。
老人的大儿子是一家集团公司的中层干部。他告诉记者,母亲做鞋卖始于10多年前,在那之前她在家中帮着看孩子、做饭。后来,老人的外孙、外孙女长大了,她在家闲不住,就开始做点童鞋和婴幼儿棉袄棉裤拿到街上去卖。最初,王婆婆在滨江公园卖手工,后来因为公园不准摆摊设点,老人就把摊位搬到了老城步行街。
“这多大岁数了还摆摊挣钱,肯定是儿女不孝顺!”子女们也听到过一些这样的闲话。无奈之下,家人把王婆婆的布料、针线藏了起来。一闲下来,老人仿佛丢了魂儿似的,吃了饭就躺在床上,不久便大病一场。病好后,子女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大家觉得顺着老人才是孝。于是,家人把老人的针线、布料拿了出来,这下老人又有了精神,像个孩子般地笑起来。
“在我们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富裕,每到快过年的时候,最大的快乐除了能吃上肉,吃汤圆,放鞭炮,还有一件事就是一件暖和的冬衣,我们家最期待的就是一件妈妈亲手缝制的棉袄。厚实而又饱满的棉紧紧地裹着身体,那种温暖就好像妈妈的怀抱,温暖柔和。”回忆起儿时,任迎春脸上露出了一种特别满足微笑。“我的女儿小的时候,也穿过她奶奶缝制的棉袄和棉鞋,我母亲做的手艺真的很不错。”
最近几年,王婆婆年患上了白内障,看不清东西,家人因此“名正言顺”的拒绝了她外出摆摊的举动。
“今年才花了一万多块钱,为她的两只眼睛实施了白内障手术。眼睛刚好,母亲又闲不住了,老是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的跑出来摆摊。”大儿子说。
做了手术后,王婆婆就把摊位从步行街搬到了八角庙农贸市场的这块空地,每天上午9点出摊,下午5点多收摊。
“我在潼南没得太多的朋友,儿子忙着上班,孙儿孙女也长大了,在外面读大学,不再需要我的照顾。我每天宅在家里,电视不爱看,麻将又打不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除了吃饭就是睡觉,确实很无聊”。老人很健谈,出来摆摊是锻炼,卖的鞋子和棉袄棉裤全部是自己一针一线做出来的。“每到逢年过节,我还用卖手工赚得的钱,给孙子孙女发红包。”
虽然老人做的手工有时三四天才卖出去一件,但她并不着急,不管生意好坏每天都坐在自己的摊位前,一边做手工一边守着小摊,成了路人眼中的一道风景。(潼南台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