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被淘汰虽然多少有点遗憾,但也是进步的必然。比如,小时候的冬天都穿棉袄棉裤大棉鞋戴棉帽子戴棉手套,虽然保暖,但臃肿,行动不便,没有任何美观可言。现在各种材质的保暖服饰应有尽有,谁也不会再去穿老式大棉袄套二面裤。曾几何时,做棉被做棉袄棉裤棉鞋是女人必备手艺。现在从来没拿过针线的人也不占少数。女性都不会女红了可惜吗?可惜但也没啥可惜。因为从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别的事情。同时,生活水平不仅降低反而会升高。
有些老物件被淘汰,博物馆的一个功能就是收藏这些老物件,让他们至少可以留在记忆中。去杭州逛中国丝绸博物馆,看到一些清末到民国时期的织绣展品。我这个年纪的还都知道是啥东东,年纪稍微轻点的,可能就不认识了。
亲,都知道这些漂亮的绣品都是干啥用的吗?在欣赏精巧刺绣的同时,可以猜一猜都是做什么的。A,图1-4;B,图5-6;C,图7-9
是什么?
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是什么?
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是什么?
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丝绸博物馆清-民国绣品推荐相关阅读:
迪美博物馆:举世无双的宫廷绣品
辽博:一百年前的童帽原来这样美
辽博:近代女红,留存在记忆中的美好
丝绸博物馆:再看老时装,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