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天天向上召集了来自南方北方的明星,大学生,一起分享各自的抗寒抗湿冷的神器。一起探讨到底是南方冷还是北方冷。作为一个东北人茫然了起来,这个还需要比吗?天气预报每天都在播放实锤,这明晃晃的温度播报,看了节目才知道原来祖国好大,还有许多未知需要去尝试。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这条分界线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基本上沿秦岭、伏牛山呈东西走向,到方城县折向东南、经板桥往东进入安徽,然后大致沿淮河干流,至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延伸入海,全长约公里。来自南方的明星代表朱桢,王栎鑫分享南方过冬神器:长棉衣,电热毯,皮帽,保鲜膜加上生姜起到保护关节的作用,起到防滑作用的盐,厚被子,暖水袋。来自北方的明星代表凌潇肃,李菲儿分享北方过冬神器:军大衣等劳保系列,衬裤加毛裤加棉裤加外裤,围脖加帽子加手套加耳包,温暖的炕或者是暖气地热。告诫南方的小朋友,来到北方玩的时候千万不要尝试用舌头去舔铁栏杆,窗户等你充满好奇心的地方,否则就是一层皮,就是一口血。实在是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小编推荐去买一支冰棍舔,能强不少重点能卫生些。作为北方人说一下,南方人的使用的这些神器,在北方普遍都使用,北方虽然有暖气,每年的供暖时间从11月份起到第二年3月末。十月份还有四月份,在家里就需要那些电炉子,小太阳,空调等。这期间是外面冷,家里更冷,貌似和南方的冬天略有接近,一旦来暖气了,那家里就是天堂了。但是在北方还有很多的老房子,甚至有个别供暖机构不给力,导致在屋子里过冬都是很难熬的。总结一下,南方冬天屋里冷,北方冬天屋外冷。北方冷是物理攻击,南方冷是魔法攻击。这句话看来不假。对于生存的环境差异,加上从小到大养成的适应能力,南北方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不具备可比性,更不应该有地域黑。最近刘强东要来东北投资的新闻,引发了南北方互黑的热潮。作为一个北方人,实话实说,经济发展确实照比南方差了很大一截,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给人一种麻绳拴豆腐提不起来的感觉。电商的侵蚀冲击着实体店的零售业,旅游业的规模小,作为一个老百姓确实看不到方向感。有一好友从大学毕业就在南方飘着,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就是不爱回东北,他说南方有希望,南方机会多。我说,兄弟你要是在南方混不下去,就回东北,慵懒的生活或许你能适应。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级有来自福建的,广西的,湖北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些南方同学,从去大澡堂子穿着裤衩到拿着搓澡巾夹杂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脏话。南北方人在一起唯一的隔阂就是他给家里打电话,甩着一口我听不懂的客家话,都是传承着龙的血脉,没有隔阂,更不需要分歧。最后想说一下,乡村爱情的人物性格刻画,一些直播,还有一些小的视频平台,放大了正常人的生活缺点,希望这些原创作者在制作的时候别给观众带来错误的认知,东北人热情好客,扯别的真没用,干了,就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