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周琪记者边程壹
国庆一过,天气渐凉,除了安排上新的秋装,老底子的蚕丝被是不是也该来一床?在杭州下城的流水苑附近,有四位姐妹花,做了近十八载蚕丝被,将温暖送去了千家万户。
今天(10月9日),国庆假期一结束,她们就开摊了。“其实今年比往年出来晚了两天,一些老主顾等不及了打电话让我赶紧来。”陆阿姨的这门手艺已经成了很多人心里的依靠。
1】老底子的蚕丝被,一扯就是17年
来自桐乡的陆阿姨今年已经65岁了,是四个姐妹花里的老大。从年开始,她就开始在流水苑扯蚕丝被,一扯就是17年。
65岁的陆阿姨
一张定制的木板桌,一双巧手,陆阿姨就可以让一床盖严实的旧被子再次变得蓬松。“这种被子扯松了才会暖和,所以他们每年都会找我。”陆阿姨笑着说,手里的工作却不落下。
扯蚕丝被这个活儿,从十月开始,陆阿姨她们只会做到一月份。天冷了,挨家挨户基本上也已经备全了过冬的装备。“我们都是做完回家过年的。”在杭州的几个月,她们只能租房。为了方便出来干活,今年陆阿姨她们直接租住在了流水东苑,“一个月三千块,吃饭都是自己烧。”
看起来扯被子是个手艺活,实际上还需要“看天吃饭”。
碰上晴天,陆阿姨她们会在早上六点半出门,一直做到晚上七点路灯亮起。这样下来一天能做上五六床被子。但如果天气不好,只能歇业,“下雨天没法做的,除非再找个场地。”
除了蚕丝被,棉衣棉裤也在陆阿姨她们的营业范围内。“这些小物件一般都是晚上带回家加班做。”陆阿姨说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是工作量很大。
2】扯旧被子75元一床,已经预约到10月21号
今年蚕丝被翻新的价格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扯一床旧被子75元,制作一床新被子则是元一斤。
这样的价格在周边的老顾客眼里,“十分公道”。
从年开始就住在流水苑的封阿姨是最早的一批顾客,当然也是最忠实的顾客之一。从她自己购入蚕丝被开始,她的儿子女儿结婚、孙子辈出生等大事,她都会准备一床蚕丝被。
在她眼里,“蚕丝被是一种老底子的象征,是好东西。”
图右为封阿姨
今年她计划翻新三床被子,其中一床是为外孙准备的。封阿姨告诉记者,去年女儿托她买了一床新被子,睡下去第一天就直呼:“真是太舒服了。”
陈阿姨也是从年就追随陆阿姨的老主顾之一。今年的这通电话就是她的。“我等不及了哦,就赶紧打电话让她过来了。”陈阿姨说年纪大了,肩膀很容易睡觉受凉,盖着松软的蚕丝被能缓解很多。蚕丝被也已经成了她最常送孩子们的礼物之一。
截至目前,在流水苑的陆阿姨与章阿姨已经接到了21号的预约,“都要忙不过来了。”她们希望后面的天气能好一点,这样就能让大家更快地拿到被子。
61岁的章阿姨
3】从养蚕到蚕丝被,一手包办
陆阿姨和章阿姨在流水苑,陆阿姨的妹妹和弟媳则在流水东苑。四个姐妹花相隔一条马路,手里却都在飞快地扯着蚕丝被。
她们都来自桐乡——著名的养蚕之乡。
图左为杨阿姨,图右为陆阿姨
除了在外扯被子的几个月,其他时间她们都在老家为制作蚕丝被做准备。
“每年5月份就开始养蚕了。”章阿姨说道,从养蚕宝宝到成丝她们都是亲力亲为:种桑树、采桑叶、喂蚕、收丝......整个流程就是她们在老家忙活的内容。一个月后,蚕宝宝就可以开始吐丝,这时候她们就要开始联系人帮忙一起制作蚕丝。
到了金秋十月,她们一行人就会将新鲜的蚕丝带往杭城,为这里的居民们制作、添补。
从被子的铺扯、再加工到被褥的缝补,四位阿姨用她们的巧手制作出一床床温暖。她们把从上一辈手里继承的手艺发挥到了极致。
未来,陆阿姨说她们还能再做几年,“只要有需要就会过来。”
而家里的小辈们也已经默默接过了棒子,学习了这门扯蚕丝被的手艺。陆阿姨说即便她们退休了,这里还是会有人一直为大家扯棉被。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