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7534559.html[马赛村的孩子们]在我们酒店旁有一个马赛人的村落,我们就叫它马赛村,村里共有两个大家庭,一百多口人,居住在三四十个像“大土包”一样的草屋里。马赛人的草屋从外形上来看有点儿像蒙古包,墙体和屋顶是以一根根木棍作为主要支持,以草甸加固,外表是一层干裂的泥土,每个草屋的面积在十平方米左右,可以容纳四五个人,没有灯也没有窗子,只有几个拳头大的小洞用来采光和透气。在肯尼亚及其邻国中,类似这样对游客开放的马赛村有很多,参观的模式也如出一辙。一个英语相对比较流利的年轻人在村口迎接我们,一边介绍村子的概况,一边把我们带到位于草屋中央的一个空地上,在这里早就等候着一群穿着鲜艳的传统服饰的村民,分成男女两组,在没有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时而独唱,时而合唱,听不出什么旋律,只觉得他们嗓音嘹亮,直冲云霄。男性村民的手中都拿着一根木棍,随着歌声的节奏敲打着地面,这时有几名游客主动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原地绕着圈,好像是小学联欢会上的集体舞。歌舞结束之后,领头的年轻人给我们表演了现场版的“钻木取火”,妇女们也将自己手工制作的饰品和纪念品摆成一排,像是一个小集市。这样的参观的确有几分商业化,但它依旧是这个陌生的世界对我们推开的一扇窗,即使不能一睹全貌,也看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场景。最让人揪心的是这里的孩子。马赛村实行一夫多妻制,孩子特别多,仅学龄前的就有二三十个。不参与演出的孩子们或穿着破旧的背心短裤,或套着一件长袍,他们赤脚走在土地上,全身脏兮兮的,几乎看不出衣服本来的颜色;有几个年纪幼小的孩子独自站在草屋边,脸上的泥土和鼻涕混成一片,引来不少苍蝇嗡嗡地飞,一旁乘凉的大人却早就司空见惯似的,不理不睬。我们上去打招呼,从兜里掏出几块糖,小孩子刚要伸手,却被大孩子一把抢走了,大人呵斥了几句,也没起身阻止。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我又掏出了几块糖,悄悄放进了几个小孩子的口袋,他们楚楚可怜的小眼神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过了一会儿,附近的学校放学了,三四十个孩子背着书包,一窝蜂似的向我们冲过来,边跑边喊着“Mama!Mama!……”一转眼就把我们几个游客围在了中间。我被这阵势吓住了,赶紧从塑料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和零食,几只黑黑的小手同时伸了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所有的东西分抢一空,一边抢一边继续喊着“Mama!Mama!……”我呆立在原地,手背被孩子们的小指甲抓的一道一道的,真有点儿哭笑不得。据领头的年轻人介绍,这里的马赛人世代以畜牧业为生,然而土地的贫瘠让他们的生活异常艰苦。女人是村里的主要劳动力,做饭、育儿、盖房子都是她们的工作;男人除了放牧之外,主要负责在猛兽袭击的时候,保卫村民及牲畜的安全。马赛人的家庭往往是一夫多妻,据说十头牛可以换来一个老婆,老婆越多儿女越多,家族也就随之壮大起来。近年来随着保护区的建立和开发,马赛人可以放牧的地方越来越少,难以维持生计,一些贫困的村落因而选择对游客开放,与其说他们商业化,不如说是我们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让人喜闻乐见的是,当地的学校星罗棋布,基础教育非常普及。马赛人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漫长岁月中从不以狩猎为生,他们的未来正掌握在这些孩子的手中,正是这一只只向我们伸来的小手,最终会建立起非洲草原上崭新的生存秩序,撑起这片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