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除了生与死
对大多数女人来说,还有下面这3对反义词的距离
肥胖苗条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没钱买衣服
而是不容易邂逅了一件巨美的裙子,却无法套在身上的无助
所以,减肥成了人生永恒的主题
怕冷耐冻
身体像个制冷器,保暖是生存第一法则
别人露肉牛仔裤,我早已棉衣棉裤武装全身!
自卑自信
遇事的第一个动作是向后缩
自责成了每日功课
总是被别人自信的光芒伤着
除了美与丑,有钱与没钱,这样的天然差距。我们成人后每天要面对的困局和伤痕,其实早在还是个宝宝时,就已经埋下了了根!
不信?那就来测试一下!
下面这些生活体验,你哪些中枪了?(多选)
身体似乎少个发热器。天稍转凉,秋衣、棉裤自动上身,根本不用谁来提醒。别人是老寒腿,我是“寒全身”!
吃饭神速!每次吃饭都急得不行,总是被身边人吐槽吃饭太快,一点都不享受!
总是怕不如别人,怕满足不了身边人的期待,时常自责到怀疑人生
做事自带风火轮,嫌弃老公太磨蹭,抓狂宝宝把房间弄得一团糟。
小时候吃饭总是被老妈说“再吃点儿”,即使咽不下去了,还得再吃几口,表示听话。然后就一直胖到了现在。
想知道这些总是困扰你的习惯,是怎样来的吗?点击空白处,揭晓答案。
(全都是,被爸妈的强迫症作的)
那些年,爸妈用在我们身上的强迫症!
穿衣强迫症
杀伤力指数:★★★★★
天一转凉,我们就变成了这个熊样子.......
天一冷,曾经还是宝宝的我们,就会立马被“觉得孩子冷”的家人用一件又一件衣服、棉被裹成了“粽子”。
宝宝热得满头大汗,使劲蹬被子。这时家人走过来,继续把被子往上拽一拽,最后还不忘用小汗巾把宝宝脖子围个严实......
就这样,宝宝本该用来散热的皮肤,散热降温功能基本报废。
再加上宝宝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被捂着的宝宝就像是密不透风的蒸笼里,根本无法很快的应对要爆表的温度。
不会说话的宝宝,只能苦苦忍耐,温度急速上升......
高热、脱水、缺氧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迅速在宝宝身上出现,最后甚至会夺走生命,这就是捂热综合征的真相!我当儿科医生这么多年,如此惨痛的例子却也遇到过不少!
除此之外,我们这些有幸生存下来的宝宝,御寒技能越来越弱,怕冷至死,最后就变成了
披着棉被出门的“老寒身”!
而这悲剧的源头,就是家人怕我们冷的穿衣强迫症!
穿衣强迫症养成术
1.宝宝比成人怕冷
真相:并不!宝宝只是体温调节能力弱,需要相对恒温的环境。
怎么做:宝宝平时只需要比成人多穿一件就可以。若是后颈部湿热、有汗,则说明穿多了!
2.老人觉得宝宝冷
真相:老人自身新陈代谢较慢,会比正常温度要更怕冷,所以自己觉得冷,更担心宝宝冷。
怎么做:给老人讲道理(相信你可以的!)
3.捂一捂,烧就退了
真相:皮肤是宝宝主要的散热区,而且散热快,升温快,更需要透气的衣服散发身体热量,不然就会导致高温、脱水等危害。
怎么做:发烧时要减少衣物,
有木有感觉历史重现了?现在的你还在和曾经的爸妈一样,用穿衣强迫症“爱”着自家宝贝么?
儿时的伤害,很多都会影响宝宝一辈子,怕冷就是其中一个!这份自带伤害属性的爱,还是尽早摈弃吧!
喂食强迫症
杀伤力指数:★★★★
吃饭就像急旋风,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菌菌有个男性朋友,他每次吃饭都摆着一个臭脸,或很迅速地解决,常常让我们这些陪他吃饭的人很尴尬。
后来才了解到,他自小吃饭,都会被老妈强行加量。即使吃得再饱,妈妈还要再加半碗,才能结束。
所以逐渐对吃饭有了畏惧心理,把吃饭当做任务。而这种事例并不少见:
来,再吃一口!”“多吃点才能长高!”
“妈!我真的吃不下了!”“好好好,把这半碗吃了,就不在吃了”
这样的对话,这种喂食强迫症,每天都在家中上演着,从宝宝到成人......
已经成为大人的我们,可以按自己意愿来拒绝爸妈的“好意”,宝宝却只能苦苦承受。
尤其在宝宝添加辅食早期,这种对吃饭的初体验是会影响一生的。
若是不管宝宝爱不爱吃,能不能吃下,一味的强迫宝宝吞下饭菜。吃饭对宝宝来说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他开始渐渐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和对饥饱的感觉。
长久下去,不顾宝宝生长规律,宝宝变成小胖墩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
德国孕婴科学会研究表明,6个月左右的婴儿出现肥胖,成年后有14%的机会出现肥胖症。宝宝肥胖还会大大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
这就是喂食强迫症的威力!那么终极问题来了,明明有这么多危害,为什么我们爸妈,以及现在正在当爸妈的我们还是这样做呢?
喂食强迫症养成术
1.多吃饭才能长高!
真相:并不!遗传基因才是影响宝宝身高的重要因素。当然营养均衡也很重要(均衡≠多吃)
怎么做:按照宝宝意愿喂食,保证营养均衡就好。
2.多吃饭才能身强体壮!
真相:只会胖!宝宝成长有自身发育规律,不尊重规律只会适得其反。
怎么做:尊重宝宝发育规律,
宝宝的“吃”不仅仅是吃下食物,更是营养均衡的保证,对食物感觉的培养,自我进食能力和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这些远比让宝宝“再吃一口饭”来得重要!
“速度”强迫症
杀伤力指数:★★★
世界上最抓狂的事莫过于——急性子妈妈有个慢郎中宝宝!
小时候,我们总是被老妈嫌弃做事太慢、磨磨蹭蹭。有点急了,又说做事不稳重,然后就一直在后面唠叨。
所以当我们做了父母,便开始了种种“报复”:
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速度强迫症,对宝宝的杀伤力也不能小觑。
没了专注力!
在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期,宝宝常常被急躁的妈妈催促打扰、打断,就会很容易做事分心,凡事表现得三心二意。
没自信、不独立!
无论多小的,宝宝都能从妈妈的催促声和表情中感知到不满意的成分,这样的反馈很容易让宝宝没了自信。
而且若是家长总是替宝宝代劳做事,宝宝慢慢形成依赖,下一次怕妈妈唠叨,就是主动推卸责任,不愿意做事,担当力和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速度”强迫症养成术
真相:成人的控制欲,以及把生活中不自知的个人习惯和方式印刻到了宝宝身上。
怎么做:有一句爱,叫做放手!
每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非父母的复制品。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强行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或阴影印刻到宝宝身上,正确的引导很重要,但是让宝宝自然生长也很重要!
“怕生病”强迫症
杀伤力指数:★★★★
在很多家长眼里,宝宝是绝对不能生病的,所以宝宝一生病,全家人就成了这样:
宝宝稍稍有点烧,医院跑。甚至因为宝宝生病这事,责怪自己,责怪家人!
这份焦急心是很正常的,但是因此放大这份恐惧,宝宝稍有医院,就太过了!
而且宝宝原本抵抗能力差,医院反而折腾宝宝,造成二次感染等问题。
宝宝生长发育期间,总是免不了会得一些小毛病,这是无可厚非。就拿发烧来说,家长一看宝宝有点热就会急于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事实上,这个发热的过程也会提升宝宝的抵抗力。
宝宝每一次的生病其实也是升级抵抗力、免疫力的过程。
“怕生病”强迫症养成术
真相:当妈妈的“完美主义”,不允许自己在宝宝身上有一点点失误!
怎么做:佛系心态,放过宝宝,放过自己。及时观察宝宝精神,当然还有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