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每一个故事都应该铭记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85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是红军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迹。

邵阳市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先后有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红军长征一共三过邵阳,经过新邵、隆回、洞口、城步、绥宁、武冈、新宁等多个县市,历时30天,行程数千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85年斗转星移,英雄史诗依然豪情万丈;历经岁月沧桑,伟大精神依然催人奋进。

85年后的今天,当记者在城步和绥宁真正走上长征路,走到那一个个浸透了奋斗泪泉、洒遍了牺牲血雨的地方,更能感受到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更能感受到先烈的如磐意志。

长征永远在路上。再次踏寻革命先辈足迹,挖掘和讲述长征故事,以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红军长征在城步

长征期间,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西征红六军团和长征的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途经城步,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和光荣的历史。

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

年6月26日,记者出了县城,过了丹口镇,公路沿着山势蜿蜒而上,直插云间。

不知转了多了个弯,雾在山间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再转个弯,老山界就到了。”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杨宗兴说道。

下了车,一个气势磅礴的浮雕映入眼前。浮雕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场景。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他们攀爬的身影,似乎听到了他们相互鼓劲的声音。

85年前,红军战略性转移从这里经过,开辟新战场;85年后,这座山依然巍峨耸立,参天大树茂密如织,只是昔日的滚滚硝烟已经不再。

老山界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八十里大南山东南侧,是当年“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年10月,红军在江西于都县集结出发,开始了漫漫长征路。同年12月中央主力红军血战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后,于12月5日从广西资源进入城步境内。城步地处湘桂交界,是红军长征过邵阳的第一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红七军、红六军团、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三次途经城步,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和光荣的历史。

12月8日,红一、三、五、九军团经江头司,翻越老山界,到达南山烂泥塘、大坪、鸡爪坪、胡家坪一带宿营。

老山界海拨近米,全长15公里,最陡峻的有2.5公里。其中百步坎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百级石梯,坡度70多度。

陆定一的同名散文《老山界》第19段这样描述:“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们的脸,就在脚底下。

“当年红军翻越老山界到达南山时,百姓无不惊讶,都说红军是神兵天降。红军到了后,主要是跟老百姓宣传政策,播下革命的火种。从不占用房屋,不拿一针一线,还打倒土豪劣绅,把粮食分给老百姓。老百姓们高兴得不得了,积极帮助红军挑担子、当向导、送食物。”

硝烟随着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85年过去了,红军留下的精神却深深地印在了苗乡人民的心里。

年4月,已经77岁高龄的陆定一老先生为老山届纪念碑题词,圆了心愿,这可从《老山界》第31段看到: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

年10月,城步县委、县政府将老山界列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并按照当年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的路线开辟了一条游道,命名为“红军路”。该路从纪念碑起,往上经一片原始次森林,直通山坳,横出公路。从此,一批又一批的人前来重走长征路。

年,老山界又被列为邵阳市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张欠条

翻过老山界,就到了有“南方的呼伦贝尔“之称的南山牧场。

6月的南山,阳光和煦,微风拂面,一眼望去,满眼翠绿,犹如一幅铺开了的美丽画卷。正在悠闲吃草的奶牛,不时抬头打量着从身边走过的游客。

时光回到85年前,翻过老山界的红军来到杂草丛生的八十里大南山上,在这里扎下了营房,修整部队。飞机不时从头上盘旋而过,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蔓延。

“我第一次见到这张借条时,张明勇已经默默地保存了20余年了。”6月26日上午,南山牧场原党委书记石崇斌向记者讲述一段红军留下来的故事。

年12月9日,红一方面军九军团在南山宿营,警卫连多名战士,其中包括伤病员在张明勇大伯家里住了一晚。住下来后,由于饥饿难忍,士兵们便向附近的居民借食物。

据了解,红军途经南山时,尊重少数民族,严守群众纪律,并在当地广泛的开展了宣传工作,宣讲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民族政策,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南山的人民被红军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主动为红军带路、报信、挑担、送菜。”石崇斌说道。张明勇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主动借给红军斤玉米、2只山羊和一些蔬菜。在当时,这些东西对贫穷的他来说是很大一笔财产。

第二天,警卫连的战士就要随大部队出发了,大家决定把玉米、山羊、蔬菜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补给张明勇,但掏光了身上最后一分钱仍不能付足。

于是,警卫连指导员李湘南就写下一张借条:“我们经过南山,已身无半文,借了张明勇大伯的山羊二只、玉米二百斤,待革命胜利后,请当地政府照数归还。”

红军走了,这张借条随后成为张明勇的“独家记忆”。年初,石崇斌来到南山牧场工作时,偶然得知了这个故事,但张明勇没有拿上借条找他去兑现。或许,在张明勇心里压根就没有想要兑现这回事。

年轻的石崇斌被军民间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将借条照抄了一份,保留下来了。”

同年10月,因为张明勇居住的茅草屋意外失火,借条原件被烧毁。此时,红军战士们已离开南山整整22年了。

时光飞逝,悠悠南山上,牧草被奶牛吃了一茬又长一茬,一段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被人们传了一遍又一遍。

一条棉裤

记者经南山牧场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逶迤而下,便来到长安营镇长坪村。

长坪村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河流穿村而过,独特的田园风光与村民、村落相得益彰。

“这条棉裤,85年来从未洗过。一洗,就会把亲人的感情洗掉。”棉裤的主人、今年60岁的侗族老人周旺华,双手轻轻捧着棉裤告诉记者。

棉裤呈米黄色,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泛白,双膝和臀部位置,还各缝有一个大大的米黄色补丁。

这是怎样的一条棉裤,让主人倾注如此深厚的情感?

“这条棉裤是红军长征经过时,几名战士送给我爷爷的。”周旺华动情地说,“现在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时,已到冬季,缺衣少食的现象非常突出。当时,周旺华的爷爷周世忠28岁,一家人靠种玉米、红薯糊口。

一天清晨,周世忠正要出门劳动,突然发现几名扛着枪、穿戴灰衣灰帽的人,在寒风中朝他家走来。

“不会又是土匪或民团吧?”周世忠心中一紧,马上就跑。“老乡,不要跑,我们是红军。”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那几个人赶忙喊道。

待走近后,周世忠发现他们总共7个人,衣着单薄、破旧,帽子上缝着一颗五角星。

“老乡,别怕,我们很久没吃东西了,可以弄点剩饭剩菜吃吗?”看到他们满脸疲惫、又冷又饿的样子,淳朴善良的周世忠不顾家里的贫穷,仍将仅有的玉米翻出来,磨成粉,蒸玉米粑。

红军战士也没闲着,一边告诉他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专门帮助穷人,让他们有饭吃、不受欺负;一边主动帮忙劈柴、掰玉米粒……。

早饭做好后,周世忠将碗筷摆好,就退到一边。没想到,红军战士却把他和家人都拉到桌边,一同吃早餐。

而更令周世忠意外的是,吃完早饭,一名带队的红军战士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些钱,要付饭钱。

他说什么也不肯将钱收下。红军战士很诚恳地说:“老乡,不拿群众的东西是我们红军的纪律。吃了你家的东西,当然要付钱。”周世忠也急了:“你们红军是帮助穷人的,吃点玉米算什么,何况还帮我做事,不能收你们的钱。”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时,响起了集合的军号声。带队的红军战士见周世忠态度坚决,便从背包里拿出一条厚棉裤,放到桌上:“那我们送你一条棉裤吧,大冷天可以保暖。”周世忠又想塞回去,可红军战士已飞快出门,赶往集合地。待他追出门时,人已跑远……

红军战士留下的这条棉裤,成了当时周世忠家中最好的御寒衣物。但他舍不得穿,每年只有下大雪时才会穿上一两天,天气稍微好转就会把它脱下来,锁在箱子里,生怕弄坏。

就这样,一条棉裤和它背后的故事,被周家传了一代又一代。

一盏马灯

6月27日上午,记者从城步县城出发往西南方向驱车30分钟,便到了丹口镇下团居委会的“新铺里农家乐”。

屋前,水塘里波光粼粼,蛙声呱呱,塘央巨龙戏水,塘沿荷花怒放。屋后,一弯清澈见底的河水绕楼而去,流水潺潺,竹涛阵阵。屋周围,连片的蔬菜园里瓜果飘香。

现在的静逸实在难以让人想起85年前这里硝烟弥漫的场景,唯有农家乐的主人杨光清珍藏的一盏马灯,记录了那一段特殊的历史。

如今,因为极其珍贵,这盏马灯锁进了柜子,装上了监控。

“这盏马灯可不一般,是红军长征过丹口时送给我奶奶的,家里一直把它当最贵重的宝贝。”杨光清常向前去参观的游客介绍。

仔细观察,马灯虽已锈迹斑斑,但保存比较完整。玻璃罩正面凸印马灯商标图案,图案下方有“美最时”3个字。底座镌刻着汉字“大茂行”和英文大写“MADEINCHINA”(中国制造);玻璃罩上方的金属盖镌刻有英文字母“DAHMOW”。因年代久远,玻璃罩有2条裂痕,油壶盖已丢失。

幼年时的杨光清多次听奶奶讲述马灯的故事,长大后也多次走访村里老人了解红军长征路过村里时的情况。

年秋,湘江战役后,红六军团西征,从广西进入城步。9月11日,该军团担任后卫的17师51团3营在丹口下团村莲花桥一带,与国民党保安部队发生激战。红军以少胜多,击溃敌人,并继续西进。他们途经下团村杨锡成、吴老福(杨光清的爷爷和奶奶)开的“伙铺”(吃饭住宿的店子)时,稍作停顿。

当年34岁的吴老福是个苗医,看到10几位红军伤员急需治疗,赶紧上山采药,为他们处理伤口。

第二天部队要离开了,临行前,营长周仁杰非常感谢吴老福一家的帮助,在她拒收银元的情况下,将这盏马灯送给了她。“这是红军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见证。”

“当时红军都不住老百姓家,住在村头的庙里,用稻草做铺盖。我特意去问了村里的老人家,她们记得很清楚。红军离开时把稻草都整整齐齐的放回原处。”杨光清说。

“红军哥哥,红军哥哩,红军要离苗山窝哩,送得少来哭得多,哪年哪月再见哥……”杨光清给大伙唱起来村里传下来的红军歌。歌声随着微风轻扬在田野里,犹见红军与村民一一道别的场景。

虽然当年红军队伍只在村里呆了2天时间,但他们不动百姓分毫,还帮助百姓,至此美德流传了下来,村民们特意创造了这首歌来纪念。

杨光清家的马灯不是一般的灯。“美最时”马灯是当年德国制造商在我国青岛制造,民国时期普遍配备于军队。据载,当时这种制造精美的马灯,售价相当于一个劳动力一个月的收入。

“国民党的川军桂军也曾在我家呆过,我奶奶说他们一来连坛子里的东西都搞出来吃,吃完嘴巴一抹就走了。”

如今,灯已经不再点亮,但85年前,它照亮了红军前进的路,点亮了人民群众的心。

记者罗中利通讯员彭贤良阳望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