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起服装类的奢侈品,大多和国货都没什么关系,全是一些来自意大利,法国等引领着当今世界时尚风潮的国度。人们对于这些奢侈品牌趋之若鹜,如今咱们老百姓腰包都鼓了,许多人去奢侈品店购物都能像买大白菜一样了。
可今天上了些许年纪的人可能都知道,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种大衣远不是今天法国和意大利那些奢侈品能够比拟的,那就是将校尼的大衣。
部队大院题材作品《梦开始的地方》从九十年代开始,王朔、姜文、郑晓龙、叶京、马未都等部队大院出身的子弟开始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连同整个部队大院文化都成为了之后二十年来影视作品的重要素材。
包括,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叶京执导的《梦开始的地方》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滕文骥执导的《血色浪漫》等等,都是反映部队大院文化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在广大观众们当中有口皆碑,一时也掀起了所谓的一股“部队大院文化”。
《梦开始的地方》中的“将校呢”这些作品主要表现了那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在那个特定的环境和时代之中,部队大院里的青少年过着和老北京胡同里的孩子们完全不同的生活。
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也让他们产生出了不同的审美取向,一说这人是一个老北京,通常我们的一概念就是提笼架鸟,夏天穿着跨栏背心,大裤衩儿,趿拉着一双懒汉鞋,冬天是大棉袄,大棉裤,大棉鞋。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但部队大院里的子弟可就讲究多了,夏天得是海魂衫,军人的绿裤子,冬天要军靴,皮手套,绿军挎,当然,最不能少的就是“将校呢”的大衣。
在那个年代,胡同里的半大孩子看到这些大院里的孩子穿着将校呢大衣,坐在二八自行车上,别提多羡慕了,那回头率实在是高得吓人。
《血色浪漫》中身着将校呢的大院子王朔、叶京他们从小就穿着将校尼蹬着二八车在西单追女孩,按王朔他们的话说这叫“拍婆子”,得手之后小哥儿几个直接就奔了莫斯科餐厅了,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老莫儿”,在当时的“老莫儿”里能看见一桌又一桌穿着将校呢的半大孩子在里边喝着红菜汤,吹着牛。
当时胡同里的孩子看到大院子弟穿着将校呢能羡慕到什么程度呢?据坊间传言,京城颇具传奇色彩的顽主“小混蛋”和大院子弟们发生冲突的起因就和抢一件将校呢大衣的事件有关。
《梦开始的地方》中的“老莫”“小混蛋”抢大院子弟的“将校呢”这个桥段在滕文骥的电视剧《血色浪漫》当中被大书特书。他的事迹和传闻在北京城里广为流传,连叶京、姜文等大院子弟都不吝惜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他的形象进行展现。王朔还直接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扮演过一个以“小混蛋”为原型的人物,在剧中叫“小坏蛋”。
就这么一位京城里的风云人物却也在大院子弟的“将校呢”面前失去了理智,为了它而断送了性命,可见将校呢对于那个时候的青年人来说有多大的魅力。
《血色浪漫》中的“小混蛋”形象之所以“将校呢”大衣能够如此让人着迷,首先在于它的外观设计,因为普通工人、农民的服装在设计方面更注重实用性,功能性。说白了就是禁脏,耐磨,宽松肥大才是它最大的优点,而设计者丝毫不需要对时尚元素进行考量。
而“将校呢”大衣作为军官的服装,它棱角分明,笔挺修长,用料考究,在细节方面处处充满设计感,对于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很有帮助。远远一看,很有一种军人英姿飒爽的威慑感。所以不同的用途就产生了不同的设计理念。
《阳光灿烂的日子》除了外观设计的方面之外,将校呢大衣的魅力更多体现在它的附加值上面,它是一种荣耀,是一种身份、地位和血统的象征。作为战士的后代,大院子弟的父母们南征北战,建立起了新中国,作为这些军人的后代,他们感到无比自豪。可以说这些将官们才能配给的物品是独一无二的,是用鲜血换来的“勋章”。
这就是“将校呢”和今天所谓的奢侈品最大的不同,今天的名包,名鞋,名贵的大衣,它再贵也有价钱,尽管它同样不是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物件,但只要有钱,谁都可以拥有它。而“将校呢”是你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真正奢侈品。
《梦开始的地方》生于年的相声演员于谦赶上了这股风潮的一个尾巴,小时候他也和其他胡同里的孩子们一样有着一个“将校呢”情节。可老好人于谦可没影视作品中的“小混蛋”和“六爷”那么野,所以他是真没地方弄去,只好让家里用绿布照猫画虎,做一件类似的款式让自己能够饮鸩止渴。
进入到了80年代之后,“将校呢”的一代神话就此走向终结,因为这种款式的大衣可以在各种劳保商店花钱买到,它不再神秘,物以稀为贵,对于百姓来说这种款式的大衣已经失去了它与众不同的特点。
《老炮儿》中的穿着将校呢的六爷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城里的时髦青年们也开始受到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时尚思潮的冲击。喇叭裤、文化衫开始取代70年代流行的海魂衫和军绿裤,当日本电影《追捕》在中国引发了现象级的收视狂潮之后,高仓健的风衣彻底成为了北京年轻人新的时尚坐标。
这两种时尚风潮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悄然间形成了交接,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涌向商店买空了第一批十万件的高仓健同款风衣。
《追捕》中的高仓健在年的电影《老炮儿》当中,导演管虎将电影的最后一幕锁定在身穿“将校呢”的“六爷”举着的战刀冲向敌阵的画面,这样的设计颇具寓意,一方面,作为大院子弟出身的管虎表达了“将校呢”对于“六爷”这一代人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也借用身穿将校呢的“六爷”表达了自己对一个时代结束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