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杨玲因为捂死婆婆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而她的丈夫王斌却上诉要求立即执行。
年,24岁的杨玲在一次朋友聚会上,遇到了曾经的校友王斌,随后,王斌对杨玲展开猛烈的追求,两人陷入情网。
他们的恋情却遭到杨玲父母的强烈反对,当时,杨玲大学毕业后做中学英语老师,而王斌高中毕业,而且刚复员没有工作。
相识8个月后,杨玲不顾家人反对坚持嫁给了王斌。
但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她向往的那么美好,夫妻两总是为一些小事而争吵,而且大多是因为婆婆。
平日里,婆婆总是对杨玲横竖看不惯,挑三挑四:做的菜不是嫌咸了就是淡了,而且不直接与儿媳沟通,屁大点事向儿子告状,挑拨离间。
从小丧父被母亲带大的王斌,对母亲唯命是从,不管母亲说什么,都是埋怨杨玲,不问缘由,不问是非。
久而久之,杨玲对婚姻越来越失望,心理严重失衡,与丈夫沟通的结果,不是吵架、打骂,就是丈夫的扬长而去。
年10月。想到马上就要入冬,想与婆婆缓和关系的杨玲,花多元为婆婆买了一条棉裤,婆婆却满脸不屑:这么假惺惺的干嘛,学会花我儿子的钱做人情了,还把棉裤撇到一边。
婆婆不冷不热的态度激怒了杨玲,往日里压抑着的不满一股脑冲了上来,所有的委屈、新仇和旧恨促使着她和婆婆理论并扭打一起。
想到平日子对自己越来越冷淡的丈夫和对她挑三拣四的婆婆,杨玲内心的愤怒已无法控制,把婆婆推倒在沙发上,用抱枕捂住了婆婆。
后来发现婆婆不打不闹了,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为时已晚。
本来应该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三个人的认知局限、不善沟通、不懂共情、不会理解和包容,而家破人亡。
俗话说:一个好女人就是一个好学校,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支撑点。
而婆婆显然不是
作为一人带大儿子的婆婆,应该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儿子找到大学毕业且工作稳定的儿媳,还生育了孙子,应该懂得知足和珍惜,享受天伦之乐。
但她的无知和蛮横,既葬送了自己,也害了全家。
婚姻里,婆媳关系的和谐,男人才是关键。所以,男人没用,婆媳才是天敌。
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要有担当、有主见、有能力、有正确的是非观,公平对待婆媳之间的问题,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家庭就会和谐。
显然,王斌没有做到,他无原则纵容母亲,和妻子之间不倾听、不沟通、不共情,导致家破人亡,携子远离家乡。
心理学家本恩曾说过:“我们从愤怒中进行的每一个打击,最终必然落到自己身上。”
这句话用在杨玲身上,很切合。情绪的失控,导致一念地狱。
进入婚姻的杨玲,如果学习一些婚姻经营和婆媳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情绪管理,提升自我认知,就不会困扰在自己的情绪里纠结和痛苦。
更不会因情绪失控,害了婆婆,毁了自己。
情感专家涂磊说过:婆媳相处,要做到视如己出的关爱和相敬如宾的对待,才能化解婆媳矛盾,和谐相处。
也就是说,作为婆婆,自己也是从娘家嫁到婆家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应该理解儿媳,把她当女儿一样对待,关爱和包容她;作为儿媳,也应该理解婆婆一人带大儿子的不易以及她“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担心,理解和尊重她。这样的婆媳关系就很融洽,家庭就会温馨和谐。
杨玲的故事已成悲剧,只希望她的故事给生活在现实中的夫妻和婆媳一些警醒和启发。
俗话说:一个好女人富三代。希望这个世界没有不和的婆媳关系,只有你受不了的委屈。
希望女人们加强自我修炼,提升自我认知,做更好的自己,再做更好的婆媳,成就美好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