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就要到了,宝宝要是冷感冒了,那就太麻烦了。所以小宝贝怎么穿衣服才保暖,是宝妈们最关心的事情。为了保暖,连体羽绒服、保暖内衣、毛衣毛裤,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感觉这样宝宝就不会受冻了。保暖误区3岁以下的宝宝中枢系统的体温控制较差,而过度保暖会导致宝宝体内温度升高出汗,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一旦被冷风吹容易引起感冒、发烧。另一方面,如果流汗过多也容易造成脱水休克,更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婴儿捂热综合征。所以,要拒绝过度保暖,正确的穿衣方法是什么呢?大家赶快学起来吧!洋葱穿衣法,让宝宝保暖又舒适3岁以下的宝宝表达能力有限,即使穿多感觉很热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妈妈可以采用一种洋葱穿衣法,冬季早晚有温差,室内外的温差也很大。洋葱穿衣法就是像洋葱一样穿着一层一层的衣物。内层可选择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重点是材质柔软且透气性能好,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以及时应付天气变化。根据场合与温度,可以一层层加上或脱下。既温暖又方便穿脱,还可以根据需求增减。具体来讲,就是这样几个步骤:1.不同层次衣物的要求:内层要求是穿排汗功能良好的;中层衣物要求是保暖;最外层要求是防水防风。2.上身穿着标配:棉质贴身内衣+针织毛衣+保暖背心或者马甲+羽绒或者棉袄外套(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考虑连体羽绒服,活动或室内时可脱掉外套)。3.下身穿着标配:秋裤+棉裤/羽绒裤(特别冷的寒冬,棉裤或羽绒裤里可以再加毛线裤)。宝宝穿衣服还要坚持这几个原则:1、室内环境。如果室内的温度在空调或暖气的作用下,可以保持在24℃—25℃左右,让孩子穿一个棉毛衫和保暖内衣就可以了。如果宝宝经常坐着不动,外面可以再加件马甲、卫衣或者薄外套。如果家里没有取暖设备,温度比较低,家长就需要根据实际温度给孩子加衣,要注意孩子胸、背、和肚脐的保暖。天冷了,可以让孩子在里面穿一个棉肚兜,既保暖又不过于臃肿,孩子上衣最好长一点,塞在裤子里。抱孩子的时候,要留意不要让衣服掉出来。2、宝宝睡觉时。一些妈妈担心孩子睡觉乱动着凉,所以会给宝宝穿上棉衣睡觉,但这样容易让宝宝睡觉时束缚太多,不舒服,孩子起床后会感到更冷。所以,冬天孩子睡觉又要保暖又不要太捂热,比较好的方法就是穿一套棉质的睡衣裤,然后在外面加个睡袋就妥当了。3.户外不一定要戴口罩。天冷后,很多妈妈带着孩子出门就是全副武装,裹得严严实实,连口罩也带上。但是整天戴着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锻炼不到,就人为削弱了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稍微受寒,孩子更容易感冒。实际上,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人体一系列腔道的预热和升温,到肺部时已接近人体体温,所以如果不是特殊场合,特殊天气,没有必要一出门就给孩子戴上口罩。特别提示:针对特别好动的宝宝。如果孩子好动,那么穿衣首要原则就是要容易穿脱。妈妈要根据孩子当时的体温和出汗情况来增减衣物。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候,也最好不要让孩子穿超过4层,不然不仅脱的时候麻烦,而且还行动不便,说不定还能捂出病来。孩子保暖的重点部位。头、颈部、腹部、背部、脚都是中医认为人体比较容易受凉的部位,所以要着重保暖。天气越来越冷了,家长可以重点给孩子准备这些保护装备:舒适且透气的帽子,浅色且不掉毛的短围巾,贴身肚兜、吸汗巾若干,纯棉袜,保暖的鞋子和棉手套等。冬季物藏,但在养生保健方面,还是要适度进行户外活动,多动一动对孩子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冬天到了,也不能让宝宝一直呆在室内,还是要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出来时锻炼,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养生保健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