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天要穿羽绒服孩子太叛逆怎么办试试这

我朋友最近被儿子气得够呛,外面快30度的高温,她儿子非要穿羽绒服出去,不给穿就使劲儿地哭,告诉他现在是夏天,很热很热,不能穿羽绒服,还是坚持要穿羽绒服。

朋友说,那一刻想把儿子暴打一顿。

这只是各种叛逆事件中的小插曲而已,之前她儿子死活不愿意出门,硬是在家里憋了两个星期。

另一个朋友的孩子也是同样的叛逆手法,大冬天要穿纱裙子。

都知道两岁多的孩子进入了可怕的叛逆期,也知道叛逆期是因为孩子想要追求自我的权利,这些大道理,家长真的都懂,但是!面对孩子不听劝,硬要坚持的荒唐行为,真的忍不了。

总不能真的让孩子穿羽绒服下楼吧?

作为一个刚从2岁叛逆期摸爬滚打过来的老母亲,总结了一些让孩子顺利过渡的经验,大家可以试试。

家长大部分的生气和暴躁,皆来自于自己的控制受到了反抗

如果让家长描述叛逆期的孩子的行为及自己的感受,大概率听到的是这几句话:

太不听话了,非要跟你对着干

我真的很崩溃,很火大,根本管不住他,说他不听,打也不管用

在2岁之前(或者1.5岁之前),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是全方位的,孩子听从你的指挥,你的命令和想法基本都能顺利实现。

但是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不再百分之百地听从你的指挥,你的命令和想法要经过好说歹说、生气发火、按住硬来等各种斗争才能实现。

孩子才2岁多,很多危险、错误的行为都是不理解的,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搞不清楚,但是勇气可嘉啊,就是要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那种。

所以,家长暴躁的点在于: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啊,都是合乎常理、正确的要求,孩子凭什么不听?

一个要管,一个不让管,对抗就这样产生了。

那么,现在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那些家长认为符合常理的、正确的行为,真的就是非做不可,十分重要的吗?

妈妈少生气,孩子不折腾,平稳渡过叛逆期的3个妙招

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在叛逆期的表现也就不同,如果把叛逆比作海浪,有的孩子是小浪花,翻腾两下就没了,有的孩子则是一个大浪接着一个大浪扑过来。

陪孩子度过叛逆期,要抓住3个基本原则:

1、抓大放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叛逆期的孩子,只是想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有多大,自己做决定,如果我们因为他还小做不了正确的决定这个原因,阻止他叛逆,他可能服从一时,但不会一直服从。

抓大放小,只要把控好大方向大原则,其余的小事情就让孩子去做决定,大方向包括:

安全原则

安全是绝对的底线,因为试错的成本太大,但是安全原则也有层级之分,比如绝对不能触碰的电、火、刀、井盖、尖锐锋利的器具,叛逆在这类危险面前,还是要乖乖低头的。

至于从高处往下跳、爬在沙发背上、站到桌子上等类似安全问题,在有的家长眼里是绝对制止的,但在有的家长眼里是可以尝试的,孩子在这类事情上叛逆,是可以允许的,他要尝试站在桌子上,再往下跳,家长张开双臂护在旁边就行,没必要绝对制止。

生活习惯

进食习惯、作息习惯这类事情也是原则性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完全放任,最后真的会形成很多不良行为,并且难以纠正,家长需要灵活处理,比如:

吃饭必须在餐桌前,不追喂,不边吃边玩,这几个点上,孩子的叛逆无效,但是吃多少饭,用什么工具吃饭,吃得多狼狈,这些小事,可以叛逆,孩子说了算。

几点开始进入睡觉流程、几点关灯睡觉、这类事情需要家长坚守,每个孩子都会为了多玩一会而拖延睡觉,但是睡前先刷牙还是先洗脸,看什么书,睡在床的哪一边这类小事情,孩子可以说了算。

至于穿什么衣服、怎么搭配,这类事情不属于任何原则性问题,孩子可以全权决定,家长不必因为孩子搭配的衣服很难看、审美不在线等原因,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审美穿衣。

社交行为

叛逆期的孩子,正好也是抢玩具、打人行为的高发期,不随便抢别人的玩具、不能打人是需要家长绝对坚守的,孩子非要抢、非要打人的叛逆行为就是要制止的。

2、斗智不斗勇,退而求其次

面对小叛逆们,有时候确实嗓门比道理管用,吼一声,孩子立马缴械投降,但是,次次都吼,气大伤身啊,妈妈们得保重身体啊,毕竟后面还有好几个叛逆期在那等着呢。

武斗换智斗吧,2、3岁的小屁孩还是很好“忽悠的”,比如不刷牙的,就往牙刷上藏一些黑芝麻,当做虫子,出去不回家,回家不出门的,就告诉他,他最爱的玩具好像藏起来了,饿了、渴了、摔倒了,类似这种情感牌,说不定管用(这些招对付我家的小叛逆是很管用的,你们可以试试)。

有时候还得退而求其次,比如冬天非要穿裙子这种,大不了纱裙配大棉裤呗,难看就难看吧。

3、保持边界感,能够避免很多对抗

当我们能够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人格对待,就不会因为他还小,大脑没有发育完全而去质疑他的选择。

如果我们能够让出一部分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剩下的不让的那部分,孩子也会因为被尊重过而选择服从。

哪些部分能让,哪些部分不能让,怎么界定?这就需要家长搞清楚孩子的边界在哪里。

就拿夏天穿羽绒服,冬天穿裙子这个事情来说,衣服是穿在孩子身上的,而不是家长身上的,这就是边界。

边界感是提醒家长,这是孩子的事,他可以做决定,不要越界,可以给建议或者协助,但不能全权控制。

找到这个边界感以后,我们可以这么告诉孩子:你想要穿羽绒服啊,好吧,我帮你拿出来,如果你觉得热,不舒服,你还可以有另外的选择,比如穿个短袖。

孩子会真的穿着羽绒服下楼,但是会不会傻傻地一直穿着,热到不行也不脱?不一定,我们谁都不知道,只有那些全程尊重孩子的选择,静静等待孩子反应的家长才知道。

如果你让他穿了,可能是另外一个结局:孩子穿了一会就要脱下来。

他的内心戏是:哼,真没劲儿,我妈咋不按套路出牌呢!我还以为她不让我穿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66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