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熟年广播《我们的故事》,今天的第一段文字来自《母亲的扣子盒》随想
-我们的故事《母亲的扣子盒》04:34来自熟年广播——《母亲的扣子盒》
小时候的一天,母亲把邻居家准备丢掉的一只旧鞋盒要来,变成了装扣子的盒子。
母亲的这只旧盒子里装满了扣子,那些扣子大小不ー,形态各异,塑料的、木头的、金属的、布艺的……有些形状一样的扣子,还被棉线穿成一串儿,以防和其他零散的扣子混在一起,用起来难找。
小街上的男孩子都很淘气,上墙爬树,打架斗殴,拉拉扯扯,衣服上的扣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常常会不翼而飞。
在其他季节,缺了扣子的衣服除了不雅观似无大碍,而在冬天就不一样了,冷风“飕飕”地从缺口吹进来,冻得人发抖。每当我丢了扣子,母亲就在盒子里找出大致一样的扣子,给我钉上。
那些扣子,除了补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钉在新衣服上。
对变小和旧得很的衣服,母亲将它们剪成布片,用煮饭的米汤糊粘上三四层,贴在向阳的墙上,晒干后用来做布鞋的底子和帮子,衣服上的扣子拆下来后存在盒子里。
如果一件旧衣服上的扣子完整,在新衣服自己缝制好以后母亲就会把它们缀上去。
那时候我们兄妹五人,全靠父亲上班那点收入,日子过得窘迫,买不起成衣,衣服大多数是母亲做的,有时候是在小街上的裁缝店做的,但人家不负责缝扣子。
后来,母亲去一家肥皂厂的食堂工作,她没有时间给我们兄妹缝制衣服了,母亲的那盒扣子,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母亲没有改变收集扣子的习惯,在扔掉旧衣服的时候,她会把扣子拆下来,越攒越多,一盒终于变成了两盒。
后来我结婚有了孩子,母亲开始给孩子做老式的棉衣棉裤,妻子要去买扣子,母亲说:“家里的扣子多着呢,回头我去找一些就行了。
小孩子,衣裳不讲究,只要暖和就行。”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觉得母亲太节俭,但旧扣子换到孩子的新棉衣上后,妻子惊奇起来:“没想到这么漂亮,估计现在买也买不到这样的扣子。”
孩子在不停地长大,我已到了老年,母亲也快90岁,垂垂老矣。
在母亲的房间里,每每看到那两盒扣子,就会让我生出不少感慨:生活中很多美丽的东西,都被我们毫不吝惜地混杂在旧物件里扔掉了,甚至彻底忘记了它们曾带来的无限喜悦和幸福。
通过每位老人的讲述,打开他们封存在记忆里的过往和时代变迁中相互碰撞出的生活点滴。
从这些最真实的讲述中,还原那些似曾相识却又各不相同的经历。
在属于这一代人的故事中关照他们当下的生活,让那些人那些事在电波里被记住,被感动。
——END
你可能还记得十年前的那场雨
你可能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顿早餐
你可能还记得三十年前那个夏天的温度
四十年前的一次告别
五十年前的心动
六十年前的曾经迷茫
一些瞬间
就这样留在了心底——
时代变迁
沧海桑田
你的故事
也是我们的故事——
欢迎来到《我们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朗读者晓阳
通过每位老人的讲述,打开他们封存在记忆里的过往和这个时代变迁中相互碰撞出的生活点滴。从这些最真实的讲述中,还原那些似曾相识却又各不相同的经历。在属于这一代人的故事中关照他们当下的生活,让那些人那些事在电波里被记住,被感动。
从事广播工作17年,热爱音乐和文字,知道世界的广阔辽源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美好是成就生活最珍贵的礼物。希望通过《我们的故事》,在追忆中为中老年听众朋友带来更多美好生活的新理念,并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温暖陪伴。
《我们的故事》与您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