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印度战俘太好,他们干点儿活竟然还讨

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s://m-mip.39.net/m/mipso_5229140.html

在年的中国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共计俘虏了名印军官兵,其中包括被全歼的印度第七旅旅长达维尔准将及其他26名校级军官。

对于如何管理印军战俘,中国方面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在开战之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便对前线部队发布了对印军俘虏的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一律不许杀害、不许侮辱、不许捆绑印度士兵,一律平等对待。

2、对战俘实施民主管理,对战俘登记后,对印军校官以上军官、尉官、军士分别编队;由于印度军队内部民族成分复杂,为了便于管理,对他们按照族群进行编队,尼泊尔籍、锡克联队也单独编队。战俘班长、副区队长都由战俘担任。集合、点名、出操、搞卫生等日常生活都由他们自行管理,充分体现我军的民主管理和宽待战俘政策。

3、战俘营(称收容所更合适)不设铁丝网和围墙,只在一定距离设哨兵。印俘的活动范围可达战俘营周围千米左右,在活动范围内印度战俘享有很大自由。

4、不许搜身,不许没收私人此物,其军衔、肩章、现金、手表、戒指、护身符、存款单等由个人保存,只有武器、弹药、毒性药品才会被统一保管。

5、每个医院,对于伤者一律全力救治。对于病伤死亡的战俘要有详细的病历记录,军医签字确认,确保有据可查。

6、尊重每个人的宗教信仰及民族习惯,战俘营里甚至设立了伙食委员会,专门负责印度战俘伙食供给工作。印度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各不相同。锡克人喜欢吃面食、留长发、擦头油,每天祈祷两次。锡克、旁遮普、北印度人吃面食;而廓尔喀、阿萨姆、孟加拉、南印度人习惯吃米饭;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穆斯林忌吃猪肉;印俘普遍喜欢甜、辣、咸的浓味食品;这些民族习惯都得到了关照。

7、最大限度改善印军战俘生活条件,使他们住得好、吃得饱、穿得暖。印军被俘人员住在生着炭火的厚棉帐篷里,配发棉衣、棉裤、皮大衣、皮帽、毡靴等防寒衣物,还发给他们牙刷、牙膏、毛巾一应俱全,甚至连香烟、茶叶、糖等也都提供。

8、设立战俘营文体委员会,丰富战俘娱乐生活,各收容所购置文娱体育器材、书刊画报,建立有线广播,提供各种英文、印地文书刊、画报、出版物,供他们阅览,还定期给他们放电影。

年上半年,中国遣返了所有印度战俘。其中有26名印度士兵因重伤抢救无效而死亡,中国移交他们的遗体时附有详细的病例及抢救记录。

中国方面对印军战俘提供的一切人道主义待遇,被中国参战部队在自然条件、生存条件、补给条件都非法困难的前提下被很好地贯彻执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段佳话。

中国优待俘虏的行为,大大出乎了印度战俘的意料。因为在战前他们的宣传告诉他们中国军队跟日本军队一样残暴,他们习惯于虐待残杀战俘,然而,中国的实际行动却让他们感动,以至于在战后被释放时竟然有很多人对战俘营的中方管理人员依依不舍。

中国方面对于印度俘虏的优待,甚至使得一些战俘自我“膨胀”,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些负担战俘营担水、运粮工作的印度战俘,竟然以自己的劳动应该得到报酬为由向战俘营中方管理人员讨要工资。这真的算得上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件奇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6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