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过,寒冬来临,北方越来越冷了。然而,最近不少地方却传来农民取暖的问题。
冬季农村燃煤取暖,对环境污染严重,国家一直在尝试多种办法,煤改电,煤改气,减少污染,对农民进行补贴。
今年又恰冬奥会召开,环保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各地政府加强了取缔燃煤取暖的力度,收缴农民的燃煤炉,甚至进行处罚。
然而,凡事有破有立,不能一刀切,不能热了环保、寒了民心。
目前,在农村,绝大多数是老人和留守儿童,甚至一些地方房屋比较破旧、保温差,电线线路老化。煤改电,农民普遍反应,室内温度较使用燃煤降低很多,有的白天室内温度仅仅10度,仅仅暖气片附近热。即便有政府补贴,用电费用较燃煤增加了不止一倍。
于是,农民白天在家里穿着棉袄、棉裤御寒,甚至有的老人躲在被窝里。
地方执法人员应该更多地换位思考,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办法,既保证农民安全过冬,又能保证环保达标。这需要我们政府的智慧。
诚然,目前的状况下,燃眉之急,给家庭室温不达标的群众增加电暖气片数量,增加补贴金额;允许少数家庭少量使用合格燃煤取暖(以量控制使用),与电暖气共同保证室内温度达标。
当然,长久之计,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动员村民集中居住,统一供暖,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祝愿村民们能在政府的帮助下过一个温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