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作为毛主席故乡的湖南人民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广泛深入地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年3月14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成立,6月1日向全国人民发出开展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为了便于民众认捐,对各项武器的折价做了具体规定,一架战斗机为人民币15万元(按旧币制为15亿元)、一辆坦克为25万元(旧币25亿元)、一门大炮9万元(旧币9亿元)等。
捐献武器的号召发出后,湖南抗美援朝分会积极响应,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活动。在浩浩荡荡的“捐飞机”运动中,湖南人的爱国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用增加的收入去买飞机、大炮。
据记载,从年4月起,长沙、衡阳、湘潭三市以及岳阳、平江、衡山、常宁、耒阳、郴县、江华等县纷纷成立抗美援朝分会,沅陵、醴陵还召开了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抗美援朝运动在全省进一步展开。
年6月22日,省协商委员会一届六次常委会议确定了全省人民捐献战斗机的数目,并决定发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人士、各机关、部队推行爱国公约,坚决为实现捐献架战斗机的目标而奋斗。
全省各地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小小儿童,都以最朴素的热情和最快的速度响应。
工商界以提前完成纳税任务作为抗美援朝的实际行动,竞缴税款。衡阳市工商联各行业主任委员会议决定,每月捐献万元(旧币)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并保证实践爱国公约,完成税收任务,开展长期爱国捐献。长沙市工商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召开响应抗美援朝总会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动员大会,捐献8.74亿元(旧币),同时成立了长沙市工商界抗美援朝工作委员会。
在社会民众间也涌动着支援热潮。大中小学生捐出父母给他们的伙食费、零用钱;成千上万妇女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夜以继日地为志愿军赶制军装、棉裤、棉袜;刚刚翻身的湘西农民有的卖柴、卖炭、卖菜、卖鸡蛋,有的搓麻线、打草鞋,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争取多捐献。湘潭县勤杂工谭楚云专门做了一个竹筒,上面钻一个小孔,每天工余挑三五担水,把卖水的钱装进去,竹筒上写着“抗美援朝生产捐献·谭楚云记”字样。
湘潭、醴陵、长沙、华容、平江等县人民及衡阳铁路局职工,纷纷在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发起捐献“毛泽东故乡号”“左权号”“长沙农村号”“华容号”“平江号”“衡铁号”及“湖南农民号”飞机的运动。
全省基督各教会团体代表会议决定建立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湖南分会筹备委员会,并与全国教徒合力捐献“中国基督教革新号”飞机;湖南各地妇女捐款买了一架飞机,被命名为“湖南妇女”号。
“捐飞机”运动从发出号召到年11月,短短半年时间,湖南全省抗美援朝捐献资金已达亿元(旧币),折合战斗机架,提前超额完成架战斗机的捐献计划。
据《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记载,到年4月,全省共捐献人民币亿元(旧币),可购买战斗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