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毛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向十位在战争时期立有卓越功勋的将军,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军衔。这十位开国元帅在我国解放军的各个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建成时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些群星璀璨的军事奇才中,要说谁是打仗最厉害的,就不得不提用兵高超、胆略惊人的徐向前了。
徐向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自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就发挥了不怕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短短几年,他就成为了共产党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担任了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并且统帅师和师。
在全面抗战之前,徐向前曾接到一项任务,那就是去山西,找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共同商讨抗战大业。毛主席强调:“你是山西人,跟阎锡山是同乡,要做好他的工作。”就这样,阎锡山就踏上了回乡的路。
谈判后,徐向前的姑姑听闻消息匆匆赶来,看着徐向前身上单薄的衣服,十分心疼,徐向前现在是个大官了,怎么穿得还不如老百姓好?那么,徐帅此间是经历了什么呢?又为何如此低调呢?
告别家乡十二年
阎锡山的老家是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徐向前是五台县永安村的,与阎锡山所在的村子只隔了一条河。许多国民党人都对自己的亲戚和同乡多有关照,身为国民党军事委员长的蒋介石,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阎锡山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同乡的缘故,就算他之前与红军打得再激烈,也从来没有找过徐向前家人的麻烦。
考虑到这个原因,毛主席特意派了徐向前和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一同前往太原,与阎锡山进行谈判。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阎锡山也对日寇的侵略十分愤恨,他先是在“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里担任会长,与共产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卢沟桥的炮火打响之后,阎锡山对日军深恶痛绝,因此面对前来谈判的周恩来等人,他显得非常热情,面对同为的徐向前,也表现得格外亲切,特别是在他得知,徐向前曾经在自己创办的学校上过学之后,对他们也就更加真诚了,感叹道:周公来山西真会选人啊。
谈判顺利进行,很快徐向前等人就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将要返程之际,周恩来想起徐向前的家就是山西的,这个地方距离他家也不过半天路程,于是就让徐向前回家看看。周恩来刚说完话,朱德与彭德怀就纷纷附和:“你多少年没回家了,现在回去看看,这也没多远嘛。”
徐向前还有些犹豫,自从他参加革命以来,就没怎么回过家了,上一次回家还是年,前一年他的前妻朱香蝉郁郁寡欢,因病去世,临终前还一直盼着徐向前回家。但当时徐向前在黄埔军校读书,军校纪律严明,又加上人们对北洋政府的反抗空前高涨,军校里有许多事情要做,徐向前身不由己,没办法回家,连妻子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直到这一年,徐向前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革命军,但是由于战场上多次失利,他所在的军队混乱不堪,许多人都借着这个机会逃跑。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敌军,徐向前这边却没有还手能力,战士们跑散的散,徐向前深感悲怆。后来,徐向前和两个老乡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回五台老家避难。
到家后,徐向前看着父母苍老疲惫的脸,感慨万分,他出来不过两年,妻子已经离世,女儿松枝都快忘了他了。而且这个小村庄依旧贫穷落后,北洋政府黑暗的统治使得百姓生活困顿,民不聊生。徐向前对黑暗的政府,和腐败的军队十分失望,他开始思考别的出路。
在家不过待了十天,徐向前就待不住了,他知道现在国家情况危急,更需要自己来出一份力,只能告别父母亲人,又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而这一走就是十二年,这十二年里他加入了共产党,投身于革命建设中,参加了数不清的战争,歼灭的敌人无数,可就是没能回家看,也不知父母可还安好,有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被国民党牵连。
再次踏上回乡路
面对周恩来等人的劝说,徐向前矛盾重重,十二年没回去,他当然是想家的,但是现在是革命的关键时期,日军已经在我国的土地上点燃战火,与国民党的合作这才刚刚开始,他不仅要考虑分析局势,还要思考战略谋划,这种紧急的情况下,他又怎么能耽误大家的时间呢?徐向前的思乡之情之下,是对革命和民族利益的考虑。
看出了徐向前的顾忌,周恩来对他说:“你回家同样也是工作,现在许多百姓对我们还不是很了解,你回去多宣传党的精神,让百姓了解我们,扩大党的影响,五台山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我们将来还要在那里开展游击战,你这回提前去做个准备。”
其他人也都纷纷劝说,现在都离家那么近了,也该回去看看,不然下次再有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面对众人的劝说,徐向前也不好推辞了,开始准备回乡事宜。彭德怀特意给了徐向前60块大洋,这是从供给部拿出来的,徐向前多年没回家,也不知道父母过得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钱拿回去给他们买点东西,让生活过得好一些。
面对着领导的关怀,徐向前深受感动,推辞不过只能钱。几位领导都为了革命事业放弃了许多东西,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国家和人民身上,眼下却对自己十分关心,徐向前十分感激。第二天,徐向前就坐上了阎锡山提供的小车,看着车窗外越来越熟悉的风景和建筑,徐向前忐忑与激动的心情交织,近乡情切说的就是如此了。
崎岖的小路增加了行程时间,车子行驶了半天后再也开不了了,不过现在距离家乡也没有多少路程,徐向前下车步行,给身边的警卫员讲家乡的风土人情,就连路边的野花野草,都能勾起他回忆。在走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到了那个熟悉的村落,它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只不过房子变得更破了,处处都是岁月的痕迹,代表了徐向前不曾归来的十二年变化。
徐向前将要进村,就看到了村口有个熟悉的老人正在吃力前行,他的背后背着一个大口袋,口袋沉沉地压着他的肩膀,好像随时都能把人压垮。徐向前定睛一看,眼眶顿时就湿润了,他快步跑到老人面前,轻轻地喊了一声:“爸爸。”这声“爸爸”,在过去十二年的时间只能憋在心里,每逢夜深人静,才能对着记忆中熟悉的面孔,默默念叨着。现在父亲的面孔,老得徐向前都快认不出来了,他满脸风霜,身材也瘦弱了许多,原来那个高大强壮的父亲,被终日辛劳与生活折磨成了一个瘦老头。
见老人眯着浑浊的双眼,似乎还没有认出他来,徐向前忍着泪,上前拿掉父亲背上沉重的大口袋,放到了自己的肩膀上,他对着父亲说:“爸爸,我是向前呐。”熟悉的两个字让老人怔了怔,下一刻他的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看着面前穿着军装的儿子,老人揩着泪,说:“回来就好。”
徐向前知道自己离家的十二年里,父亲该有多么担心他,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他也始终没给家里传来消息,家里连自己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眼下他活着回来了,父亲终于放心了。看着父亲脸上纵横的皱纹,徐向前忍着心痛,问道:“娘还好吗?”老人眼中的泪再一次装满了眼眶,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从父亲的话中,徐向前才知道,原来母亲三年前就因病去世了。十二年未归,徐向前不知家中的情况,还想着等革命成功好好报效父母,却没想到母亲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撒手人寰,自己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徐向前含着泪,不禁想起了在父母膝下成长的少年时光。
不能光我一人穿暖
徐向前的父亲是清末的秀才,母亲是个贤惠能干的家庭主妇,他的母亲信奉佛教,对待邻居非常友善,在当地的名声很好。为了教育好孩子,母亲对徐向前很严厉,从来不纵容孩子偷懒,让他们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母亲的培养对徐向前的影响极大,养成了他吃苦耐劳、敢于冲锋的性格。母亲对待外人的态度,也让徐向前明白了人与人相处的道理。
虽然家境贫穷,父母还是努力让徐向前上了私塾,此后又读了小学,但是当时的生活越来越苦,徐向前只能辍学回家干农活。后来阎锡山在山西开办学校,读书住宿都不花钱,对于渴望读书的徐向前来说,这是一个转机。
在阎锡山的学校里学成后,徐向前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老师,但是世道艰难,徐向前本来在当地小学当教师,由于他宣传反封建思想,加上学校渐渐难以维持,徐向前就被学校辞退了。只能另寻生路的徐向前,与父母和妻子告别,去广州上了黄埔军校,自那之后,也只有十二年前回来的那一趟。
现在猛然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徐向前非常痛苦,身为人子,居然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可他为了革命事业而奔波,只能先将个人家事放在一边。徐向前刚搀扶着父亲回家,他回乡的消息就在整个村子传遍了,大家都知道共产党里面的一个大官来了,纷纷来到徐家凑热闹。
众人仔细打量着徐向前,徐向前奇怪得问大家为什么那么看他。一个邻居老太太就说:“都说你现在是红头发,蓝眼睛,成了,我看也不像啊。”老太太话音刚落,在场的人就笑了起来,徐向前也哭笑不得。但是通过老太太的话,他深刻认识到共产党仍需做好宣传工作,现在许多百姓被国民党影响,认为共产党是土匪,是吃人的妖怪,这对我党的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看着哄堂大笑的众人,徐向前感慨,周总理说得果然没错,他需要做好百姓们的思想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力,消除他们在老百姓眼里,被国民党塑造出来的邪恶形象。徐向前趁机跟大家讲共产党的政策,解释共产党的形象,他们都是从老百姓里出来的,与老百姓是同一个阵营,自然也不是什么妖怪。
在徐向前的解释下,大家才知道原来共产党并不是他们认为的模样,相反,他们才是真正关心老百姓,为百姓服务的人。正在徐向前跟群众做思想工作时,他的姑姑从外村赶来,一见到徐向前眼眶就红了。十二年都没有消息,现在总算是平安回来了。姑姑拉着徐向前的胳膊上下打量,想看看这个多年不见的侄儿,却发现徐向前穿得十分单薄。
现在已经是深秋,天气严寒,都在外面都能感觉脸冻得疼,但是徐向前身上的衣服却没有几件,连棉衣棉裤也没穿上。姑姑摸着徐向前的袖子,心疼地说:“都说我的侄子当上大官,有出息了,怎么穿得还不如我们老百姓暖和呢。天气冷了,姑姑给你做条棉裤过冬。”多年未见,姑姑也老了不少,徐向前怎么忍心让她再为自己操劳呢?徐向前笑道:“姑姑,我怕你做不起啊。”姑姑听到这话就不开心了,他们这边再怎么穷,一条棉裤也能做出来,而且多少年没见侄子了,为他做一条棉裤表达自己的关心也是应该的。
徐向前解释道:“我们八路军有好几万人,我们吃的穿的都一样,要做棉裤也是大家一起做,怎么能光我一个人穿暖呢。”徐向前说完,又动员大家报名参军,为抗战做贡献。他的话令在场的人都叹服不已,他们之前不了解共产党,对他们有偏见,现在通过徐向前的表现,他们知道共产党跟国民党是不一样的,他们跟人民平起平坐。
徐向前的动员十分成功,在场许多青年都表示现在要报名参军。见大家对革命热情高涨,徐向前也感到很欣慰,知道自己这次没有白来。众人渐渐散去后,徐向前去拜祭了母亲,与父亲聊完天,看了看已经长大的女人,就又匆匆离开。一个月后,徐向前又来到家乡宣传抗战事业,集结村子里的瓦匠,组成了一支瓦匠连。
这也是徐向前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军占领村庄,他的父亲死在破庙里,临终前也没有再见到儿子一面。解放战争之后,徐向前被评为十大开国元帅,他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为人民的解放而不懈努力。
年9月21日,89岁的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在这之间,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一是怕睹物思人,二是当年家乡子弟跟着他外出抗战,许多人都死在了战场上,他不知如何面对前来要人的家乡父老。徐向前元帅的一生,充满着辉煌的战绩,他是人民的英雄,当年跟着他出乡抗战的人,都是人民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