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东区优秀家风故事奶奶的针线簸箕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854.html
                            

原创颍东区妇女联合会颍东区妇女联合会

奶奶的针线簸箕

颍东区财政局李静

打我记事开始,家里就有一个针线簸箕,口大帮浅,红褐色,用藤条编成,手握的筐边早已磨出了本色,滑滑的。奶奶总是拿着小簸箕缝这做那……

奶奶的针线簸箕是个百宝箱。大大小小的针、五颜六色的线、棉布鞋楦儿、木把的针锥子、磨得锃亮的剪子、若干顶针圈、各样钮扣、皮尺、画粉、各种小布头儿等应有尽有。上学时顽皮,我和同学跳皮筋时,把裤子膝盖处磨出了破洞,回到家中,奶奶找出小簸箕里的棉线,一针针地按照原来的纹路缝好,有时还会根据衣服破损的形状,缝补出一朵花或者一只小鹿来,我穿到学校,小伙伴们都夸好看。

看似没什么用的废布头,总能在奶奶手里神奇地变换着花样。纳鞋底缝鞋子,爸爸和叔叔们都是穿奶奶亲手缝制的青色布鞋长大的。记得我考上大学那一年,奶奶为我赶制了一双棉拖鞋,夜深人静时,在桔色的灯光下奶奶纳着鞋底,那个针线簸箕安静地守在她的身边。奶奶右手的中指上戴着一个顶针圈,左手握着厚厚的鞋底,先用针锥子在鞋底钻出一个小小的孔,然后拿起带着线的长针,往头发间摩擦一下,那个动作很优美,然后在顶针圈的作用下慢慢穿过孔,抻长再抻长,如白鹤亮翅一般飘逸洒脱自然,一根长长的线随之而过。夜很静,能听见线过鞋底孔时的丝丝声。没过几天,奶奶就像变戏法一样从身旁的针线簸箕里拿出一双棉拖鞋。哇!淡紫色灯草绒鞋面上点缀着娇艳欲滴的月季花,鞋口嵌着窄窄的黑色布边,雪白雪白的鞋底,新鞋子闻起来还有一股棉布的清香。我把它带去了北京,陪伴着我度过了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

在奶奶的勤俭持家下,家里舒服的棉坐垫、合身的棉衣棉裤、好看的过年新衣服,别致的盘花纽扣、新颖的绣花图案、服帖的棉被罩……都不断地从奶奶的针线笸箩里创造出来。奶奶的针线簸箕里,装满了生活的幸福。

斗转星移,岁月匆匆。我和妹妹先后成家后,家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家人的衣服鞋子大都是买的,奶奶也因为年事已高,眼神不好,穿针也得有人帮忙才行,早已很少再做针线活了。但是我们姐妹家中都有一个针线盒,用它来做缝被罩、钉纽扣、补袜子等针线活。我的女儿出生后,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小簸箕里的针线,用旧被单和新棉花为我的女儿缝制了一床小包被……在奶奶那里,我传承了变废为宝,传承了勤俭节约的好家风。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奶奶的针线簸箕静静地躺在床头,成为了我们的传家宝。让勤俭节约的好家风代代相传,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生生不息!

供稿:李静

原标题:《奶奶的针线簸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05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