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原38军副军长、代军长江拥辉在《三十八军在朝鲜》一书中回忆到,团攻下飞虎山后,即以1营配合我部主力向军隅里攻击前进。
敌人为了控制军隅里,当即向我占领的飞虎山进行疯狂地反扑。
江拥辉当1营2连首先猛然下到公路上,一下截获了敌人百余辆汽车,敌人见我兵力有限,拼命夺回汽车,双方打得十分激烈,1营被炮火盖在公路上前进不得。
范天恩决定以3营支援1营,攻击军隅里。
11月5日,范天恩向1、3营进行了战斗部署,只等天一黑就要向军隅里发起攻击了。
但是,战斗中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由于我们未能及时攻下军隅里,向安州和新安州攻击前进,切断敌人后路,致敌军主力全部撤至清川江以南,并在新安州至价川一线占领了沿江有利阵地。
首长鉴于歼敌机会已失,且粮弹供应发生困难,同时考虑到此役歼敌不多,我军实力尚未暴露,敌人很可能在稍事喘息、调整之后再次发起进攻,乃令各军于11月5日停止进攻,结束战役。
已近黄昏的时候,范天恩却突然接到师部命令:“停止攻击,就地防御!”
这可怎么办?范天恩感到非常棘手,可把他急坏了。
1营已前出10多里,眼看就要发起攻击了,当时既不通电话,也没有报话机,只有让通信员徒步送信了。
可炮弹迸飞,敌机嗡嗡,不断封锁交通要道,在短时间内能把信送到吗?
范天恩又发扬军事民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了,他写好了撤回的命令,然后召集通信班开诸葛亮会,通信班的战士都是范天恩从 的战士中挑选出来的,个个机智勇敢,是小老虎,是雄鹰。
他说:“任务变了,离1营攻击的时间不多了,1营必须马上撤回,可路上炮火封锁,天上有飞机扫射,你们说,怎样才能把信送到?”
话音刚落,通信员王伦挺身而出,说:“团长我去,保证完成任务!”
王伦是东北人,那年才19岁,中等偏高一点的个儿。
范天恩审视着他,相信他可以完成任务,说:“要在黄昏前送到,并且拿回营长王宿启的收条!”
“团长,你放心!”
他接过命令,脱去棉衣棉裤,一转身跑步冲出了团指挥所。
这是个多么可爱的战士啊!那天,正是雨雪交加,可王伦却不顾寒冷,穿着单衣单裤跑步前进,他能不能按时把信送到,所有的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
我军占领飞虎山主阵地后,敌人便开始了反击,范天恩一面命令测绘员王春祥到前沿查对地形,并参加2营的反击,一面担心王伦的信能不能送到?
范天恩在通往军隅里的路上,敌机低空盘旋,搜索着每条公路和山径,敌炮封锁着每个道口,掀起阵阵烟尘。
那里完全是一片炮火组成的火网,眼看天就要黑下来了,范天恩坐立不安起来,他不时地看看表,已是整整50分钟了,王伦还未返回。
突然间,他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报告,团长我回来了!”
范天恩愕然地抬起头来说:“回来了?!命令送到了吗?”
王伦气喘吁吁,头上冒着热气,身上的单衣单裤已被汗浸湿了,来回20里地,在敌机和炮火的封锁下,他仅仅花去了50分钟,看来他是以马拉松的速度,跑完来回路程。
他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掏出1营长的收条,交给了团长说:
“这是王营长的收条。”这时,范天恩才确信他真正完成了任务,说不出心里有多高兴,连连地说:
“好,给你记功,给你记功!”
从此,我们军从追击敌人转入了正面防御,于院里、飞虎山、龙德里北山、月峰山以及松下里一带组织防御,待机攻击敌人。(未完待续)
(本文参考江拥辉《三十八军在朝鲜》、《抗美援朝》等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