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从幼儿园到高中,多数孩子都不会出自己生活的那个市,有些甚至连县城都不用出,就能念完高中。
于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孩子们会抓住机会,选择离家比较远的学校,来个南北大交换,想着过一过与曾经不同的生活。
不过,大家也只有在去到大学后,才会发现南北的差距,原来大到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在南方上大学VS在北方上大学,差距究竟有多大?
冬天,同季不同命
很多北方去南方上大学的学生,都憧憬着四季如春,就此摆脱大棉袄二棉裤的生活,结果到了地方却发现冬天能被“冻成狗”,真正抗冻的原来是南方人。
而南方人总以为北方零下十几度二十度很吓人,实际上人家冬天到处都有暖气,室内温度能让你热到吃冰棍。
有无暖气的区别,让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同季不同命。
洗澡,澡堂差距大
上大学的时候,尤其是冬天,公共浴室不分南北,都是十分受欢迎的。然而南北方的澡堂子,差距却不是一般的大。
在南方,即使是公共浴室,也是分小隔间,且隔间会有遮挡的小帘子,比较注重隐私。而北方的浴室却是真正的“公共”,彼此之间“坦诚相见”。
因此,很多南方的孩子去到北方上大学,第一次进浴室都很不自在,需要时间去迈过这道坎。
另外,北方的搓澡文化,也为在北方上学的南方人,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饮食,甜咸之争
南北方的饮食,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比如南方的菜品都比较精致、小份,而北方的菜品则显得十分豪爽,第一次见都会觉得分量太大了。
不过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口味上的甜咸之争。就豆花来说,南方人喜欢喝甜的,北方却是以咸豆花为正统。
各种食物口味的甜咸之争,一直以来就从没停息过,这也体现了饮食习惯的差别之大。
语言,你们在说啥
南北方上大学,除了气候、饮食外,语言上的巨大差异,总能让北方人瞠目结舌。
南方人去北方上大学,会发现不管北方的同学们,虽然大家不是一个省的,但语言差异却都不大,彼此拿方言交流毫无压力。
而去了南方上大学的北方人,面对南方的方言真的会有崩溃的感觉,南方即使是一个市的人,也会说完全不一样的方言,彼此谁也听不懂谁。
而北方人听南方同学用方言聊天,会觉得他们在说加密语言。
堆雪人,体积上碾压
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导致了冬天在下雪量上,是完全不同的量级。南方同学冬天见到雪的次数屈指可数,北方同学面对鹅毛大雪已淡定如僧。
对比下堆雪人,在北方上大学的孩子,堆的雪人都是尽可能地大,而在南方上大学的孩子,最擅长的是迷你款雪人。
北方雪人在体积上,是碾压南方雪人的,而北方人看到南方雪人,会夸句:小东西还挺别致!
以上的5张图,完美解释了在南方上大学,和在北方上大学,究竟有多大差距,不少大学生都表示简直太生动形象了,你觉得呢?
跨越南北上大学,应提前准备什么?
了解温度,备好衣物
因为南北方有着很大的温度差异,在去上大学的时候,衣服还是要提前按照季节准备好部分的。
北方虽然有暖气,但外面还是很冷的,厚厚的羽绒服依然是必备。
而南方虽然冬天看似比北边暖和,但湿冷更磨人,保暖的秋衣秋裤该穿还是得穿。
了解饮食用品等习惯,做好备用
南北方的饮食差异,会让一些刚到地方的孩子,感受到巨大的不习惯,甚至水土不服生病的都有。
适应是需要时间的,在适应期内,就需要一些家乡的食物,或是物品协助渡过。因此,还是要提前备好一些食物、小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兜妈寄语
南方上大学和北方上大学,差距能有多大?听形容可能还不能理解,但看过那5张图的,基本就都懂了。
横跨南北去上大学,是很多孩子尝试不同生活的第一步,但在做决定之前,还是应该考虑好,自己的适应能力,能否接受这巨大的差异。
身处一个,与自己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你要花多久适应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