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间一壶酒
冬天快到了,又到了小伙伴们穿秋裤的时候。而到了冬天则需要更多的衣物鞋帽去全副武装。大家知道吗,在山东宁阳有项传统技艺,就是专门给儿童制作的一种鞋,叫骆驼蹄鞋,如今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骆驼蹄鞋怎么来的?据悉,骆驼蹄鞋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限制,百姓所穿的鞋只能用草绳编制或者棉布缝制,后来草鞋逐渐进化到布鞋,并经改进,制作出了专门为儿童所穿的鞋,流传至今。因做出的鞋和骆驼蹄的外形相似,所以便有了骆驼蹄鞋的名字。
主要给一岁以下的孩子穿
由于受到农村传统习惯的影响,很多婴儿在还不会走路时,冬天要穿那种完全能包住脚丫的厚棉裤,这样既保暖又舒适。骆驼蹄鞋的鞋帮看上去比正常鞋要大,就是因为它要将棉裤的裤脚套进去,所以外形近似椭圆。
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既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地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
步骤繁杂手工制作,一针一线蕴含长辈寄托
一双地道标准的骆驼蹄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从搓麻线、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一双骆驼蹄鞋算是基本竣工了,但还要经过一番装饰,绣上精美的图案和提鞋的鞋页根才算大功告成。
由于时代进步,第一步搓麻线这道工序现在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一些五颜六色的成品棉线。但随后的制作鞋底却是个耐心活。需要用白面粉熬好的浆糊将布料一层一层地铺好,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干,然后按照鞋样剪出外形,最后用麻线一针一针纳成鞋底,步骤十分繁杂。
鞋底完成后便开始缝制鞋帮。鞋帮小样的外形和小船的侧面十分相像。由于鞋帮一般是红色,一般将鞋帮小样放在红布上,然后用红线将其缝在一起,小样中间填充一层薄薄的棉花,然后再放上其他颜色的布当作内衬,将棉花包裹在中间。
当鞋帮完成后,接下来便是决定骆驼蹄鞋好看与否的关键——绣图案。有的是绣虎头,有的是绣猫头。但不管绣什么,都包含了长辈希望后辈吉祥如意的寄托。
全部完工后,要用麻线沿着鞋帮的底部缝上一圈,最后在鞋跟处,用一块好看的正方形布块缝成提鞋的鞋页根,一双完好的骆驼蹄鞋便制作完成了。
传统技艺得不到认可,十到二十年后或失传
目前,骆驼蹄鞋的缝制主要依靠老人们的心口相传。
如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妇女很少有会做这种鞋子的,七十年代的妇女基本上无人会做,更不用说八九十年代的人了。影响它的因素一是时代进步了,物质极大丰富,各种鞋都有,人们不用这么麻烦去做;另外,即使有人去做,也因为价格低,使得人们不愿意下力气学习。
预计一二十年后,这项制作技艺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